文档介绍:胡同文化
汪曾祺
胡同文化
北京胡同的历史渊源: 街巷称胡同,始自公元720年前兴建的元大都制定的坊巷胡同制度。
“街巷”(广州)
“里堂”、“弄堂”(上海)
胡同的别名
留住建筑文脉的根———北京胡同改造、保护情况透析
最近,北京市东城区全面启动了全区581条胡同的整治工程,在拆除胡同里的私搭乱建后,将结合古都风貌对这些胡同进行合理修缮和保护,从而恢复这些胡同的历史文化风貌。 目前北京市胡同改造保护情况如何?怎样进行保护区内胡同的改造和保护?
北京:努力进行胡同的改造和保护
四月中旬,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重点工程———南池子四合院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方案也通过专家论证,现已进行施工图设计。
北京市规委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名城改造的试点片,意义重大。市规委两次组织专家对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南池子市政基础设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认为:该方案满足施工的安全要求,可作为开展试点片市政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已开始的改造工程位于南池子灯笼库胡同,一期工程计划改造旧的四合院17所,每个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层。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仿古砖砌筑,院落布局及房屋风格为原老北京四合院风貌。
在此之前,北京市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四合院群落整体改造方案———“三眼井保护区”保护实施方案研究完成。该方案的构想是依据北京市2001年3月公布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所提供的条件进行编制,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四合院群落整体改造。他的实施既弘扬了北京古都的风情文化,又推动了旧城区的改造建设,同时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建筑璀璨艺术。方案的设计者称,方案不仅要继承和发展四合院的传统形式,而且要在保护原有胡同和四合院文化肌理的同时,让现代人感到在这样的胡同和四合院中生活,是极为舒适
胡同的建筑特点
* 方正
* 取名生动
* 胡同多,宽窄不均
* 贯通大街的网络
* 和四合院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