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铜陵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二○一七年二月
目录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1
(一)“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成就……………………1
(二)“十三五”科技创新面临形势……………………………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5
(三)发展目标…………………………………………………6
三、重点任务……………………………………………………9
(一)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产业集聚……………………………9
(二)提升创新平台开放合作水平……………………………14
(三)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21
(四)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23
四、保障措施……………………………………………………26
(一)加强组织领导……………………………………………26
(二)加大科技投入……………………………………………27
(三)制定配套政策……………………………………………27
(四)强化科技宣传……………………………………………28
附件:优先发展领域和主题……………………………………29
铜陵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铜陵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攻坚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成就
——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社会R&%,居全省第四位;%,居全省第二位;%,居全省第四位;发明专利申请量568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627件,同比增长16倍。建立了国家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专利产业化(铜陵铜深加工)试点基地,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铜陵和安徽铜陵狮子山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验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以上,%;获省级以上科技奖40项,其中国家级5项;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417项,其中国家级52项,组织实施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多项,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合作项目100余项。“十二五”末,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70个,其中国家级4个;建成省级众创空间3家;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建成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工大(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用于支持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细则》、《铜陵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并配套出台了科技创新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大型仪器共享和科技孵化资金等相关文件,鼓励和
支持全社会自主创新。
(二)“十三五”科技创新面临形势
全球经济社会格局正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智能化、绿色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抢占新一轮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对新材料、新产品的需求紧迫。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性的关键转型期,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效需求迅速增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日益突出,新兴增长动力的孕育与传统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并存;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我省实现全面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