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120-阿Q正传.ppt

格式:ppt   大小:31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20-阿Q正传.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8/2/11 文件大小:3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20-阿Q正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Q正传
鲁迅
第一章序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立“本传”⑦──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⑧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立“本传”⑦──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⑧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复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文艺》栏,自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登完,每星期或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出自《》。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④〔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年3月3日给《阿Q正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以‘内传’提名。”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立“本传”⑦──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⑧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复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文艺》栏,自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登完,每星期或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出自《》。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④〔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年3月3日给《阿Q正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以‘内传’提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尾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历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
⑧〔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