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步步为营杀敌寇
1925年生,山西沁源县官军村人。抗日战争中任村青抗先队长、民兵队长、武委会主任,曾被太岳区授予“特等民兵杀敌英雄”、“爆炸英雄”等称号。战斗中曾三次负重伤,抗战时期山西战区三大杀敌英雄之一。
当年的李德昌被评为“太岳区特等杀敌英雄”
1942年至1945年春的沁源两年半围困敌人斗争中,地雷成了民兵打击鬼子的主要武器。为开展地雷战,县、区、村层层举办了爆炸训练班。
在沁源县采访过程中,沁源档案馆的同志告诉我们,沁源有一位老英雄李德昌,现在就居住在太原。他是当年的民兵队长,他带领民兵用地雷战、伏击战,打得日军闻风丧胆,是远近闻名的“爆破大王”。
回到太原,我们很快联系到了李老。李老非常热情,原本要去医院输液的老人坚持带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起60年前激烈艰苦的战斗,老人十分激动,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李德昌:
地雷是个宝,打鬼子离不了。我们官军村民兵、自卫队多数人学会了埋地雷、打石雷。每家掩埋粮食的洞口均埋上“保粮雷”。睡觉时路上都埋“站岗雷”。
地雷地枪齐上阵
1943年,在鬼子交通线―――沁源、沁县大道上,官军村民兵用冷枪战、伏击战、地雷战天天打击鬼子的运输队,敌人每次运输均有伤亡。2月,我们配合正规军炸毁敌人汽车5辆。敌人无奈,只好改为驮骡运输,一百多个鬼子押着二三百个驮骡,足有二三里长,运输队前二三百米有十几个尖兵先行。民兵们总想一次干掉这个尖兵班。经过琢磨,决定地雷地枪齐上阵,地枪前后各20米处安一个地雷,地雷的拉火和地枪连接起来,用地枪的反撞力拉地雷。地枪打中间,地雷打两头,这样就可将三四十步内的鬼子尖兵班全部消灭。为了在大路上伪装枪雷阵的拉火,我们几个人跑步穿过大路,把沿路玉茭杆踩倒横拦在路上。之后我们就注意观察敌人的动静,看他们是踏杆而过,还是绕道而行。鬼子尖兵走过来站住看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踏杆走去,连续两天均“平安无事”。我们就利用敌人的麻痹,用麻杆来伪装地枪拉火。过了几天,我们推算敌人的运输队要通行了,把“枪雷阵”布好,上了南山准备战斗。为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到山上,我们就乒乓向鬼子尖兵班打了两枪,敌人抬头举枪向山头打去。霎时,鬼子脚下绊响地枪拉火,地枪、地雷,惊天动地一齐轰轰响起来,13个尖兵全部被炸死。敌人损失惨重,架起重机枪向我们打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伪军传出顺口溜:“过了圣佛岭,进了鬼门关,低头乒乓响,抬头轰一声,若要死不了,就是活神仙”。
鬼子为逃避挨打,改为夜间偷行。我们就选择了官军村西路北200米的坝堰上,打了一个大胆的“人拉雷”的埋伏战。在20多米长的路上,三个地雷爆炸,鬼子人仰马翻,血肉横飞。鬼子连打7个照明弹寻找目标,我们却利用坝堰后河沟的有利地形安全撤退。天明打扫战场时,我们得到几袋大米和一头断腿骡子的战利品。
“连环雷”和“枪指挥雷”
1944年秋,敌人派工兵专收地雷,把收的地雷拿回碉堡里,让抓来的群众看,并吼叫:“地雷地雷的,不行不行的。”为破坏鬼子收雷,我们研究出一种“雷上雷”和“连环雷”,敌人收上面的地雷时,下面的地雷就会爆炸,收这个雷就带响那个雷。鬼子工兵一次收雷就被炸死4个人,从此敌人不敢收雷,又恢复了过去见到可疑的地方就用白灰划圈圈,拐来拐去绕道行走。
一个炎热的中午,十多个鬼子哨兵走到我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