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

上传人:jia0277li 2018/2/21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1、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2、恐惧
相关因素:
⑴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⑵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⑶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促进因素: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4、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5、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6、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3、焦虑
相关因素:
⑴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⑵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活动无耐力。
⑶医疗受限。
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并向病人说明健康程序,不要允许病人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给予较多的协助,以避免病人过度劳累。
5、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氧的供需失调。
⑶焦虑。
⑷虑弱/疲劳。
⑸心律失常。
⑹强制性活动受限。
1、心肌梗死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但应向病人说明康复程序:⑴第1-3d: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及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⑵第3-6d: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在醒时每小时深呼吸及伸屈两足几次,也可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无合并症者,可坐在床上或床旁椅上,起坐时间从每次20-30min 逐渐增加,开始起坐时动作要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有合并症者根据病情延长卧床时间。⑶第1周后:可下地床边活动,走动时间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宜。⑷第1-2周:逐渐增加活动,可在室外走廊散步,上厕所等。⑸第3-4周:可出院。⑹第2-3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
2、多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3、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
4、心肌梗死恢复期,不要过量限制活动及延长病人卧床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