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马蔚华:未来十年八大机遇.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蔚华:未来十年八大机遇.docx

上传人:飞花落叶 2018/2/23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蔚华:未来十年八大机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蔚华:未来十年八大机遇
9月18日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在上海就“中国经济转型调整带来的新机遇”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以下为现场速记。
中国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得益于前所未有的制度红利,得益于中国独有的人口红利,还有我们中国东方特有的储蓄红利等等。但是今天这些所谓支撑过去高速增长的因素,都在消失或者减小,我不说大家都知道,比如说人口红利,我们临近了刘易斯拐点,这个经济学上有争论。我们劳动力已经从绝对无限的供给变成了绝对数的下降。我们现在的贸易全球化我们是最大受益者,我们增长了将近八九十倍,全世界也就四五倍,但是上半年贸易对GDP的贡献是负数。还有像能源、资源、土地、环境,我觉得我们现在都已经濒临危机,如果继续高速增长,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央政府、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已经高瞻远瞩了,把“十二五”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我们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中央的判断和所做的决定,我觉得非常对,我们现在每天都屏住呼吸,我们担心的不是经济放缓,我们担心的是经济再放缓的时候,中央政府能不能挺得住,能不能有定力。现在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我们经济放缓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纵观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国家,一般情况下在高速增长
30年到40年以后都会回落。日本在50年代有25年的时间,%和中国差不多,后来就降到4%,%,安倍从去年到今年,有所恢复,过去叫失落的20年。韩国有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中均数来说,将近40年也是八点几,但是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也降到了四点几,就是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规律,到第四个十年一般都会下降到4%以下,中国还是7%。,。但美国从1995年到今天它的GDP增长从来没有超过4%,大多数时间在2%左右徘徊,今年可能世界银行和国家货币基金对它的增长,最近出现的一些波动都比较担心,正在下调它今年的预期,因为八月份的工业增长有一些回落,六月份和七月份是下跌的,但是美国的大趋势是负数。
这个经济增长对我们来说,要看中的是这个增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的增长,刚才说过美均7%左右,用不了几年就会接近或超过美衡?实际上他也担心中国的崛起,但我们心里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GDP不仅仅是个数字的概念,不仅是个量的概念,决定GDP本质的东西是GDP的质量,GDP的技术含量,这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新加坡的一位副总理说了一句很不客气的话,我经常引用这句话,说你们中国过去30多年确实令世界瞩目,但对我们没有什么竞争力。我说为什么?因为你们都是低端制造业。我们就凭借人口红利,牺牲的环境、人力、物力,这就是发展的代价。我们必须要认识以后的GDP,7%的GDP是什么样的GDP,不应该都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应该有更多技术含量的GDP。另外从历史阶段来看,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金了,这个叫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跟新兴市场比,已经没有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发达国家比还暂时不具备技术先进的意思,这就是所谓不上不下。但在这个阶段,由于你人均收入提高了,这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了,像中国连续十年,GDP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必然意味着社会矛盾加剧,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加剧,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还有社会上的不创新、或腐败等等,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正视的话,如果这些情况不认真通过变革解决,很可能就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有先例,东南亚一些国家,拉美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60年,你们都去过东南亚一些国家,我们国家如果那样,我们承受不了。所以我们现在转型升级,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我想这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深刻认识的,或者叫正确认识的。所以这次我们讨论更多的就是这样一个话题。当然新常态会有很多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包括比如经济下行,现在经济下行不仅中国不适应,全世界都不适应,因为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
50%,%,对全球GDP的贡献仍然是30%,一个国家贡献了30%按说不少了吧,全世界还不满足,说中国还应该有更多的贡献,所以你跌了之后他们各种论调都有,什么崩溃论啊这些。所以我觉得我们自己要正确认识这个事,这个放缓本身会引起方方面面的一些矛盾,包括我们的各级政府考核体系,过去也是GDP为主,现在在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