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第七章 回避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26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章 回避制度.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3/7 文件大小:2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章 回避制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回避制度
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主要内容
回避概念
回避的适用情形
回避的适用人员
回避的种类
回避的决定
回避决定的复议
回避的效力
回避制度的概念
回避制度是规定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的人,不得参与该案件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
回避的适用情形(NO28、29)

本案的当事人是指本案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
当事人的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回避的适用情形(NO28、29)

、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回避适用的人员
根据刑诉法28—31条规定,回避适用于:
。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包括直接负责办案的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决定起诉的检察员。




回避的种类
:应当回避的人员提出回避
:有权决定的办案机关负责人或组织作出决定,指令有关人员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遇有法定情形时,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
回避的决定
诉讼阶段
回避人员
决定主体
审判阶段
法院院长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审判人员、书记员等
法院院长
审查起诉
自行侦查
出庭公诉
检察长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检察人员、书记员等
检察长
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负责人
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侦查人员、书记员等
公安机关负责人
回避决定的复议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决定,一般是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时,可以向作出该决定的有关组织或个人申请复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