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气胸的诊断及治疗
2017-12-02 圆月弯刀著
目录
CONTENTS
一、定义、分类、形成原因
二、诱因、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
三、气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气胸的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PART 01
定义、分类、形成原因
第一部分
定义
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形成原因
原发性气胸:
好发于30-40岁、体型瘦长男性。发病机制不清楚,认为系胸膜下肺大疱或微小疱破裂所致。身高和吸烟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继发性气胸:
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
常见COPD和肺结核,其次见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
临床分类
根据胸膜破裂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
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气胸发生后破损的脏层胸膜随着肺萎陷而闭合,自行封闭,呼气与吸气时均无气体进入胸膜腔。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
交通性气胸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吸气与呼气时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膜腔,
抽气后压力无变化。
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破裂口形成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活瓣开启,气体进入
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排出,胸膜腔内压
持续升高,抽气后压力暂下降而又很快复升。
PART 02
诱因、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