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
1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
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本篇课文选自林汉达编著的《春秋故事》。
人物介绍
侮辱、威风、矮小、规矩、招待
柑橘、盗贼、取笑、赔不是、出息
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对照下面三幅图画讲一下故事梗概: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访狗国
钻狗洞
访楚国
钻狗洞
楚国
?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访狗国
钻狗洞
访楚国
钻狗洞
楚国
狗国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三段论: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上等人
上等国
下等人
下等国
我最不中用
派到楚国
楚国
?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上等人
上等国
下等人
下等国
我最不中用
派到楚国
楚国
最下等的国家
橘
生于淮南
生于淮北
橘
枳
水土异也
( )
人
生长于齐
入楚
不盗
盗
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本质的改变
类比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