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福建省龙岩市矿兴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福建省龙岩市矿兴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福建省龙岩市矿兴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定值电阻,电容器的电容为C,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U,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则在此过程中
A.△U和△I的比值增大
B.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比值不变
C.电阻R0两端电压增大,增加量为△U
D.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为c△U
   
参考答案:
D
2.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 = 5:1,电阻R = 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若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 = 20sin(50πt) V 
B.只断开S2后,L1、L2的功率均变为额定功率的一半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D.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
参考答案:
CD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B.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参考答案:
答案:CD
4. (单选)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赂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      ………(       )
A、25m/s2        B、5m/s2        C、10m/s2    D、15m/s2
参考答案:
B
5. 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图四个图象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用烧瓶与玻璃管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测温装置,他用一小滴水银(即忽略水银产生的压强)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并将竖直管如图细分100个等分刻度。该同学将两天的数据记录在下表内。
观察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6:00
8:00
10:00
12:00
6:00
8:00
10:00
实际温度(°C)
8
10
11
13
8
10
12
水银滴所在刻度
24
34
39
49
21
30
39
(1)由第一天数据推断,该测温装置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为________°C。
(2)(多选)发现第二天与第一天在同温下水银滴所在刻度不一致,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外界大气压变大                     (B)外界大气压变小
(C)烧瓶内气体质量减小                 (D)测量时整个装置倾斜
参考答案:
(1)(2分)
(2)(4分)AC
7.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ii)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②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则该同学验证的是:在           条件下,                          成正比.
参考答案:
(2)(10分)①(i)轻推(ii)减小,间隔均匀(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②小车质量一定,它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8. 自行车转弯可近似成自行车绕某个定点O(图中未画出)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为自行车转弯的俯视图,自行车前后轮接触地面的位置A、B相距L,虚线表示两点转弯的轨迹,OB距离。则前轮与车身夹角θ=           ;B点速度大小v1=2m/s。则A点的速度v2=______m/s。
参考答案:
30o;
9.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半球形曲面,半径为R,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一小滑块从顶端静止开始沿曲面滑下,滑块脱离球面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角速度大小为_____。
参考答案:
,
10. 如图,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其下沿离地高h=,离地高H=2m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x.在障碍物以v0=4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的最大值为 m;若L=,x的取值范围是 ≤x≤1m. m.(取g=10m/s2)
参考答案:
考点:
平抛运动.
专题:
平抛运动专题.
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求出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从而通过等时性求出L的最大值.结合小球运动到矩形孔上沿的时间和下沿的时间,结合障碍物的速度求出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答:
解: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矩形孔的上沿的时间s=;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矩形孔下沿的时间,
则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t=t2﹣t1=,
根据等时性知,L的最大值为Lm=v0△t=4×=.
x的最小值xmin=v0t1=4×=
x的最大值xmax=v0t2﹣L=4×﹣=1m.
≤x≤1m.
故答案为:,≤x≤1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临界状态,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和障碍物移动L的最大值时间相等.
11. 物体在地面附近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上升,则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      ??      ,物体的机械能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答案:减小,增大
12. (4分)演示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当用弧光灯发出的光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则指针上带的电是________电(填“正”或“负”);已知锌的极限频率为v0,当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锌板时,只要满足_____________的条件,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
正电;v>v0
13. 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轻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结m2 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视为质点。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l : m2等于          ;m2小球对圆弧面的压力大小为           m2g .
参考答案: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将一个斜面放在小车上面固定,斜面倾角θ=37°,紧靠斜面有一质量为5kg的光滑球,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cos37=,则:试求在下列状态下:
(1)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斜面和小车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2)小车向右以加速度3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和小车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3)小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才能使小球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
(1)0 ,50N (2)25N ,30N   (3)
【详解】(1)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随之一起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0,竖直方向上小车对小球的弹力等于小球重力,即:
否则小球的合力不为零,不能做匀速运动.
(2)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1=3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
代入数据解得:N1=25N,N2=30N
(3)要使小球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则小车对小球弹力为0,球只受重力和斜面的弹力,受力分析如图,有:
代入数据解得:
答:(1)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0和小车对小球的弹力为50N
(2)小车向右以加速度3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和小车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是N1=25N,N2=30N.
(3)小车至少以加速度向右运动才能使小球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
15. (4分)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1MeV=×-13J)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kg。
参考答案:
解析:
或,。
考点:原子核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为半径R=,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一质量m=,到达轨道底端B点的速度v = 。忽略空气的阻力。取g =10m/s2。求:
(1)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底端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N;
(2)小滑块由A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3)小滑块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
参考答案: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分】
解得:      【2分】[来源:][来源:学科网]
(2)根据动能定理,    【3分】
    解得:    【2分】
(3)水平方向:        【2分】
竖直方向:      【2分】
   解得:
17. 液化石油燃气汽车简称LPG汽车,该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
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如下图所示为一辆燃气车,为检验刹车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在路旁可以竖起一标志杆,车以v0=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距标志杆s=20m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向司机下达停车的指令,司机经时间t0=(即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则符合安全要求,已知车与驾驶员总质量为M=1000kg,g=10m/s2。求:
(1)刹车过程中的制动力至少多大?
(2)现把该车改装为双动力系统,在平路行驶时,只采用燃气动力驱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1=15m/s。当车驶上路面情况相同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坡时,采用电力与燃气双动力系统发动机的总功率为34kw,保持该功率不变,经过20s达到最大速度,求t=45s时车沿斜面运动的路程。(sin37°=,cos37°=)
参考答案:
(1)5×104N  (2)
(1)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0=v0t0=16m (1分)
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s-s0(2分)
可求得:a≥50m/s2 (1分)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F制=ma≥5×104N  (2分)
(2)在平路行驶时获得的最大速度时,汽车匀速运动由: (1分)
当汽车保持总功率不变,在斜坡上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由:(μMgcosθ+Mgsinθ)v2=P总
可求得:v2=5m/s(1分)
由动能定理可得:  (2分)
解得:s= (2分)
18. 如图,总质量为M=100kg的人和箱子,一起以v0=l0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的冰面上匀速滑行,前进中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矮墙。为避免撞墙,人将质量m=40kg的箱子水平推向墙,箱子撞墙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之后人又接住箱子。求人推出箱子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在完成一次推接后避免撞墙。
参考答案:
设推开箱子的速度至少为,推开过程动量守恒
                    ①
接收箱子速度变为零,由动量守恒得
                      ②
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得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