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14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A.大于40%  B.等于40%    C.小于40%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略
2. 我国有广阔的海上疆域,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苦卤中制溴和制盐的过程中都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B. 海水淡化的方法中,以日光为能源的蒸馏法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C. 海水制镁过程中用到的沉淀剂是石灰乳
D. 氯碱工业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漂白液等
参考答案:
A
A、从苦卤中制盐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B、海水淡化的方法中,以日光为能源的蒸馏法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项B正确;C、海水制镁过程中用到的沉淀剂是石灰乳,用来沉淀镁离子,选项C正确;D、氯碱工业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漂白液等,选项D正确。答案选A。
3. 根据下列操作与产生的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Na+、无K+
B
苯酚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苯酚的酸性比盐酸强
C
用激光笔照射某有色玻璃
丁达尔现象
该有色玻璃是胶体
D
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I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Ksp(AgI)<Ksp(AgCl)
参考答案:
CD
略
4.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一定相等
    C.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含有Cu和Pt
    D.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SP(AB2)小于KSP(CD),说明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
C.已知25℃时,KSP(AgCl)大于KSP(AgI),若向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足量碘化钾固体,则有黄色沉淀生成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②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③氨基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④乙醇中混有乙酸,可先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相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Fe(OH)3 悬浊液<Fe(OH)3 胶体<FeCl3 溶液
B.饱和氯水中含有大量Cl-、NO3-、Na+、SO32-等离子
C.已知K sp(AgCl) >K 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I-(aq)===AgI(s)+Cl-(aq)能够发生
D.分子数为NA 的C2H4 气体体积约为 L,其质量为 28 g(N A—阿伏加德罗常数)
参考答案:
C
A错,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 悬浊液>Fe(OH)3 胶体>FeCl3 溶液;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成SO42-,B中不能大量共存;沉淀转化的实质是相对难溶解的转化为更难溶解的,由K sp(AgCl) >K sp(AgI)可知,AgI更难溶于水,C正确;计算气体体积时要有压强和温度两个条件,否则不能确定其体积,D错误。
8.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L-1 NaCl溶液
B. CO回收利用
C. 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
D. 用渗析法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
参考答案:
C
【详解】A.图示为仰视定容,导致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故A错误;
B.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应该用NaOH溶液除去CO中的二氧化碳,图示除杂药品不合理,故B错误;
C.若溴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属于溶液,都能够透过半透膜,无法用渗析法分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 今年冬天,我国的一些地区连续多天出现大雪天气,致使房屋倒塌,树枝折断,铁路停运,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关闭。雪属于下列中的                         (    )
A.溶液 B.悬浊液    C.纯净物 D.胶体
参考答案:
答案:C
10. 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液体都是红褐色
B.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半透膜
C.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 nm一100nm。之间
D.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相同的固体
参考答案:
答案:D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a2S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个数为NA
B.H2、O2、N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 L
C.1L ·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
D.NA个氢气分子(H2)的质量为1g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气体,固体残留物不可能是(   )
A.NaOH和Na2CO3   B.Na2O2、 NaOH和Na2CO3   C.NaOH    D.Na2CO3
参考答案:
C
略
1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C—H键数目为8NA
    B.t℃时,MgCO3的,则饱和溶液中含Mg2+数目为
    C.在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
    D.5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目为3NA
参考答案:
C
14. (不定项)一定温度下,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 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K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
c(CO)
c(CH3OH)
c(CH3OH)
Ⅰ
400
0
Ⅱ
400
0
 
Ⅲ
500
0
0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参考答案:
AD
Ⅰ、Ⅲ数据知反应开始时,Ⅰ中加入的H2、CO与Ⅲ中加入甲醇的物质的量相当,平衡时甲醇的浓度:Ⅰ>Ⅲ,温度:Ⅰ<Ⅲ,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正确;B.Ⅱ相当于将容器Ⅰ的体积缩小二分之一,该反应正向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小,错误;C.Ⅰ和Ⅱ相比,Ⅱ相当于将容器Ⅰ的体积缩小二分之一,该反应正向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Ⅱ中氢气的浓度小于Ⅰ中氢气浓度的2倍,Ⅲ和Ⅰ相比,平衡逆向移动,氢气浓度增大,故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小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错误;:Ⅲ>Ⅰ,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正确。
 
15. 酸雨有很大的危害。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可形成酸雨的是()
A.NH3    B.CO    C.H2    D.SO2
参考答案:
答案: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共8分)如下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_____。
(5)下列各图示中        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 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    、         ;
②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B的名称是_____          ;
(2) 写出D在NaOH溶液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碱的醇溶液,加热;    一氯环己烷;
(2)。
略
18. Ⅰ.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
元素代号
X
Y
Z
M
R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1
+6 -2
+5 -3
-2
+3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X与Y按原子个数比2∶1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
(3)X+、 Y2-、M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YM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Ⅰ. (1)第二周期ⅥA族   
(2)     离子键   
(3)S2->O2->Na+   
(4) SO2+2Fe3++2H2O=2Fe2++SO42—+4H+
Ⅱ. (1) Al3++3AlO2—+6H2O=4Al(OH)3↓
(2) Fe+2Fe3+=3Fe2+
【分析】
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X化合价只有+1价,所以X为Na元素,Y化合价有+6、-2价,应为ⅥA族元素,为S元素,M化合价只有-2价,为O元素,Z化合价为+5、-3,为ⅤA族元素,因原子半径大于O小于S,应为N元素,R为+3价,属于ⅢA族元素,原子半径小于Na,大于S,为A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Ⅰ.(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M为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
(2)X是Na,Y是S,Na与S按原子个数比2:1构成的物质为Na2S,Na2S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电子式 ,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
(3)X+、 Y2-、M2-离子分别为Na+、S2-、O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S2-电子层数最多,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O2->Na+;
(4)YM2为SO2,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SO2+2Fe3++2H2O=2Fe2++SO42—+4H+;
Ⅱ.(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B为氢氧化铝,则A中含有Al3+,C中含有AlO2—,X为NaOH溶液,所以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 ;
(2)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说明含B中有Fe2+,A为Fe,C中含有Fe3+,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19. (16分)学习化学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SO3
第三组
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
 
找出上述三组分类中的错误,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为                     。
(2)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2Na2O2+ 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lmol Na2O2生成          g O2;
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X溶液,X可以是    (填代号)
A. NaOH    B.AgNO3    C.HCl    D.Na2SO4
(3)配平下面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C +    K2Cr2O7+    H2SO4=      K2SO4+    CO2↑+   Cr2(SO4)3+   H2O
①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编号) .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②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 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
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Q物质的作用为             。
参考答案:
(1) Na2CO3;Al2O3;
(2)①16;
②D;
(3) 3;2;8;2;3;2;8;
①C;
②4.48;
(4)分解;催化剂。
试题分析:(1)第一组中碳酸钠属于盐,第二组中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第三组中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答案为:Na2CO3;Al2O3;
(2)①根据2Na2O2+ 2H2O=4NaOH+O2每消耗lmol Na2O2生成0.5molO2,质量为16g;故答案为:16;
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Na2SO4溶液,故答案为:D;
(3)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得:3C+2K2Cr2O7+8H2SO4=2K2SO4+3CO2+2Cr2(SO4)3+8H2O,故答案为:3;2;8;2;3;2;8;
①H2SO4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只起到酸的作用,故选C;
②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若反应中转移电子0.8 mol,则产生的气体为0.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故答案为:4.48;
(4) N、P两种物质的质量均增加,M的质量须减小,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Q的质量不变,说明Q是催化剂,故答案为:分解;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