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 6
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配制250mL ,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参考答案:
C
略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B.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与溶液
 C.胶体和浊液不能透过滤纸而溶液可以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钠溶液能够出现沉淀
参考答案:
C
略
3.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参考答案:
A
4. 乙烯可以催熟果实,为了延长果实的寿命,便于长距离运输,人们在装有果实的密闭容器内放入浸泡过某种溶液的硅藻土,用来吸收果实产生的乙烯。该溶液最可能是( )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KMnO4溶液
参考答案:
D
解析 NaCl溶液和NaOH溶液都不能吸收乙烯,溴水和KMnO4溶液都能吸收乙烯,但溴水能够挥发出有毒的溴蒸气,污染果实,故选用KMnO4溶液。
5.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B.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C.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断开1molA-A键的同时生成2molA-B键
参考答案:
B
分析:A项,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逆向移动;B项,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平衡;C项,该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变,整个反应过程容器内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变化;D项,整个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断开1molA-A键的同时生成2molA-B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A项,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逆向移动,故A项错误;
B项,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平衡,故B项正确;
C项,该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变,整个反应过程容器内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变化,故C项错误;
D项,整个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断开1molA-A键的同时生成2molA-B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实质是: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化学平衡特点可简记为:逆、等、动、定、变。
2 / 6
①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 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③ 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达到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此时反应进行到了最大限度;④ 定:达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⑤ 变:化学平衡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暂时性、相对性平衡,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平衡移动后将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
 
6. 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乙酸乙酯和水    
C.乙醇和乙酸                   D.汽油和油脂
参考答案:
B
略
7.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参考答案:
A
略
8. 下列四组物质反应,其中水的作用与其它三组有本质不同的是
A.Na2O2与H2O  B.Na与H2O          C.Cl2与H2O        D.NO2与H2O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mL ·L-1的NaNO3溶液                   B.100mL mol·L-1的NaCl溶液
C.10mL ·L-1的NaOH溶液        D.100mL ·L-1的Na2SO4溶液
参考答案:
A
略
10.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A.2H2S+SO2=3S↓+2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2KClO3  2KCl+3O2↑          D.Cu2O+H2SO4=CuSO4+Cu+H2O
参考答案:
AD
略
12. 下列用水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 溴苯、乙醇、四氯化碳             B. 苯、乙醇、四氯化碳
    C. 苯、乙醇、乙酸                        D. 苯、己烷、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3 / 6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D.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参考答案:
B
【分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详解】①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足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②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③氯化铝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④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硅酸,硅酸不能一步转化为硅单质,一定条件下无法全部一步实现;
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中的反应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④不能一步实现。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硅酸不能一步生成单质硅。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都属于酯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泡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此装置中冷凝水进出方向是_____。装置D中的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应该____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择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所加入的试剂①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证明溶液中SO42-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____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所加入的试剂④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4)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
4 / 6
若要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工艺,操作I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代号),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代号),为防止暴沸,粗品中需要加入_____。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填字母)。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参考答案:
(1)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2)蒸馏烧瓶   从下管进上管出    检查是否漏水    打开分液漏斗上方口部的玻璃塞或旋转玻璃塞使凹槽对准小孔   
(3)Ba(NO3)2或者是Ba(OH)2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或者是Ba(OH)2,若无沉淀产生则已除尽   除去过量的Ba2+     HNO3   
(4)A     蒸馏   C    碎瓷片    B
【分析】
(1)A为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B为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
(2)装置C中①是蒸馏烧瓶,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冷凝效果更好。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漏,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打开上端口部的玻璃塞或旋转玻璃塞使凹槽对准小孔。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可加入硝酸钡或氢氧化钡,将硫酸根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以后,可以将过量的硝酸钡或氢氧化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硝酸钠,蒸发结晶后可得纯净的硝酸钠。
(4)青蒿素干燥破碎以后,用乙醚浸取,过滤后得到残渣和提取液,提取液经过蒸馏得到乙醚和粗品,粗品经过溶解、浓缩结晶、过滤得到精品。
【详解】(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为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装置B为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为:引流;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2)装置C中①名称是是蒸馏烧瓶,装置C中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装置D中的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应该检漏,分液漏斗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打开上端口部的玻璃塞或旋转玻璃塞使凹槽对准小孔。
答案为:蒸馏烧瓶;从下管进上管出;检查是否漏水;打开分液漏斗上方口部的琉璃塞或旋转活塞使凹槽对准小孔。
(3)所加入的试剂①作用是除去硫酸钠,将其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试剂①可以是Ba(NO3)2或Ba(OH)2。证明溶液中SO42-已经除尽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或Ba(OH)2,若无沉淀产生则已除尽。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所加入的试剂④可以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O32-,试剂④可以是HNO3。
答案为:Ba(NO3)2或Ba(OH)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或Ba(OH)2,若无沉淀产生则已除尽;除去过量的Ba2+;HNO3。
(4)操作I为过滤,选择装置A。提取液经过蒸馏得到乙醚和粗品,操作Ⅱ为蒸馏,选择装置C,为防止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操作Ⅲ从粗品中经过溶解、浓缩结晶,再进行过滤得到精品。
答案为:A;蒸馏; C; 碎瓷片; B。
【点睛】本题考查了过滤、蒸发、蒸馏和分液操作,注意各操作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过滤常用于分离固体和溶液。蒸发常用于蒸发结晶和蒸发浓缩。蒸馏常用于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分液常用于分离互不相容密度不同的液体。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烯烃在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由此可判断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 / 6
18.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参考答案:
按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分类
19. 用线段连接相关材料和用途
材料                用途
氧化铝陶瓷           制轴承
氮化硅陶瓷           通讯
光导纤维             高级耐火材料
      压电陶瓷             点火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