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河南省商丘市董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省商丘市董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南省商丘市董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参考答案:
C
2.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6-27题。
26.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7.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冷藏技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
   
3. 城市各功能区中,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的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参考答案:
B
4.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岁~64岁人口数)*100%】,回答4~6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两时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相同
≤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
口”达到最大的时间为( )
              
6.“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造成人口结构失衡ks5u
,失业率下降
,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5. 下图为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关于图中丙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东南信风带    B. 为东北信风带    C. 为盛行西风带    D. 为极地东风带
27. 关于气压带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    B. 甲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
C. 甲是副热带高压带    D. 亚洲高压会切断甲气压带
参考答案:
26. C    27. D
26. 已知图为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示意图。则图中甲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气流下沉,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丙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盛行西风带。C项正确。
27. 乙位于30°附近,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的形成是动力因素而不是热力因素,A错误;甲处冷暖气流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B错误;甲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错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大陆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所以亚洲高压会切断甲气压带,D正确。故选D。
6.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岩石正确的是:
A.岩浆岩、沉积岩、岩浆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D.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参考答案:
B
7.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轮廓模糊的星云    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 太空中的流星    D. 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2. 火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1. B    2. A
1. 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是宇宙间物质独立的存在形式,不是天体,选择B。
2. 火星和地球很相似,是类地行星,①对;它是独立的行星系统,不属于地月系,②错;属于太阳系,也就属于银河系,③④对;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并列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⑤错。选择A。
8.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40. 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    B.交通方式变化     C.经济规模扩大    D.生活方式改变
参考答案:
D   B
略
9.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
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构成
参考答案:
D
10. 图12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图12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C
11. 右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2~4题。
2、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 图中表示巨行星的是(   )
A. ③④        B. ④⑤          C.④⑥          D.⑤⑥
参考答案:
A  A  D
12.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回答下列各题。
17. 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 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 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 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 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18. 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 原材料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    C. 劳动力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
参考答案:
17. A    18. D
17.  有的工业生产,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长距离运输费用较高的,宜接近原料产地布局。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宜接近原料产地布局,A对。服装加工厂为劳动力指向型,B错。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力指向型,造船和飞机制造对于技术要求高,C错。家具厂属于市场指向型,D错。故选A。
18. 啤酒和面包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而家具长距离运输费用较高,受市场的影响大,三者均属于市场指向型,故选D。
13. 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C.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发展中国家都会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
C
14.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年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 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乙、甲、丙、丁 D. 甲、丙、乙、丁
2. 该国家所在的地区或大洲可能是
A. 南美洲 B. 非洲 C. 东南亚 D. 大洋洲
参考答案:
1. C    2. D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世界人口的增长。
【1题详解】
表格中乙时期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为原始型;丁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所以最早的为乙,最迟的为丁。甲和丙时期出生率有所下降,死亡率也有所下降,自然增长率应该先升高后下降,故甲为传统型,丙为过渡型,所以顺序为乙、甲、丙、丁。故本题选择C。
【2题详解】
根据目前该国人口增长已经进入现代型,为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选项中只有大洋洲有较大概率分布,其他分布地区例如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基本都为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选择D。
15. 古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前段时间荔枝在南京大量上市,受到市民的喜爱。  
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主要得益于
①便捷的交通条件 ②荔枝品种改良 
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荔枝种植范围扩大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C
16.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风暴多发 B. ②---炎热干燥
C. ③---高温多雨 D. ④---通风散热
20. 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
A.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 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答案:
19. B    20. C
①是架空的木楼,适应湿热的气候,即高温多雨的环境;图②是平顶、小窗的房屋,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图③是北极西伯利亚人的雪屋,适应极寒大风的天气;图④是尖顶房、窗子较小、保温性较好的木屋,多在降水较多的西欧。选B正确。
,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代表了各自的地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并不是地域文化的创新、也不是文化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是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并不是传统民居的特征。选C正确。
17.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A
18. 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北极星           B.金星    C.太阳             D.织女星
参考答案:
C
19.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27.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温度: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 气压:D>A>B>C
28.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
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
C. 净化和增湿    D. 降温和减湿
参考答案:
27. A    28. C
试题分析:
27.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A正确,C错误;与B地相比,A地气温低导致空气下沉,B错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D错误。
28. 在城郊环流中,城市作为热岛,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所以,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郊之间植树造林,能使从郊区吹来的风中携带的水汽增多,同时对郊区空气起到净化作用。
20.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 从地质构造分析,该地区是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18. 图中甲区域所示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 岩浆喷发冷却凝固而成山地    B. 岩层受挤压隆起而成山地
C. 河流堆积而成山地    D. 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相对较高而成山地
参考答案:
17. C    18. D
17. 根据岩层年龄,该地区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从地质构造分析,是向斜构造。根据海拔高度,地貌状况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岭。该地区是向斜山,C对。A、B、D错。
18. 图中甲区域所示地貌是向斜山,主要成因是向斜槽部,岩层受挤压,坚硬不易被侵蚀,相对较高而成山地,D对。岩层是砂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A错。向斜岩层受挤压向下凹,形成谷地,B错。是外力侵蚀而成山地,C错。
点睛:根据岩层年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根据海拔高度,地貌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岭。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受挤压向下凹,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岩层受挤压,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较易侵蚀,中间相对较高而成山地。
21.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图中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和风力大小,学生要掌握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和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9. 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一直向左偏,选择C。10. 等压线密集的地区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大,风力越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区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小,风力越小,图中a、b、c、d四点中a等压线最稀疏,风力最小,选择A。
22.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寒冷漫长
B.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在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参考答案:
B  A
根据边界轮廓特征可知,甲是东北三江平原,乙是山东半岛,丙是浙江南部,丁是珠江三角洲。乙是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夏季风势力较强时,造成我国南方干旱,北方洪涝。位于我原,乙---山东半岛,所以A项正确。
2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方向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图A火苗处气流应是上升箭头,A错。图B中城区人口工业密集,气温高,应是上升气流,B错。图C是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吹陆风,C对。图D是白天,山坡气温高,气流上升,吹谷风,D错。
24.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和风带:
A.北移      B.南移
C.东移           D.西移
参考答案:
A
25.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圈)上太阳高度为0°
(圈)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运动       
(圈)在任何时候都平分纬线圈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晨昏线圈并不能平分北半球的纬线圈;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晨昏圈才能平衡纬线圈,D叙述错误。
26.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A、光球、色球、日冕               B、 色球、光球、日球
C、光球、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
参考答案:
D
二、 判断题(共10分)
27. (判断题)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才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
错误
地球是球体,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照射地球,只能照亮对着太阳的一侧,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不会被照亮,是黑夜。每天,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基本相等。说法错误。
点睛:地球是球体,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照射地球,只能照射一半。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昼半球、夜半球范围基本相等。
28.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呈带状
参考答案:
A
29. (判断题)衡量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参考答案:
正确
衡量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是城市化水平。
【点晴】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标志有:(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所以说衡量一个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三、 综合题(共38分)
30.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 _____                 (4分)。
(2)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2分)
(3)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河流 (4分)
(2)文教区(2分)
(3)A 河流下游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3分)
(4)建设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错时上下班(写出两点即可)(4分)
31.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设计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的①和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
(2)修建从B村到D村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②  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
(2)经过的村庄多,公路的功能突出
3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       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背斜   向斜   (2)外力侵蚀   沉积
(3)甲   乙
(4)甲   甲地是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透,使隧道较干燥
33.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中: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箭头⑥⑦⑧表示__________作用;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
(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__________、搬运、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A属于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能在其中发现化石的是A、B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
参考答案:
(1)⑤;重熔再生;①④;②③
(2)侵蚀;堆积(沉积);固结成岩
(3)岩浆岩;沉积岩;B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应知识。
(1)根据图示的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判断,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故判断A表示岩浆岩;则B表示沉积岩;故图示岩浆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为⑤;高温熔化是三大类岩石形成岩浆的作用,故为⑥⑦⑧;变质作用是生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即为①④;外力作用是生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即为②③。
(2)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3)结合上题分析,A应表示岩浆岩;B表示沉积岩;含有化石的为沉积岩。因此能在其中发现化石的B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