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西省九江市芗溪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西省九江市芗溪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西省九江市芗溪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图示的是
  A. 红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
  B.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C. 酸碱中和反应
  D.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氯化氢    B. 偏铝酸钠    C. 钠钾合金    D. 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
B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A. 氯化氢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A错误;B. 偏铝酸钠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C. 钠钾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C错误;D. 四氯化碳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B。
3.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Cl、Br、I最高正化合价都为+7
B.卤族元素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C.从F到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加强
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易变难
参考答案:
D
【考点】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分析】A.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F无正价;
B.氯气与水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也降低;
C.从F到I,非金属性减弱;
D.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易.
【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F无正价,则Cl、Br、I最高正化合价都为+7,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也降低,则Cl、Br、I的单质有氧化性、还原性,故B错误;
C.从F到I,非金属性减弱,则从F到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易,则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易变难,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B.用平行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树林中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参考答案:
C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
B.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
D.树林中的晨曦形成胶体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胶体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故A正确;
B.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C错误;
D.因树林中的晨曦形成胶体分散系,图片显示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提到的胶体的例子,是对基础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
5.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参考答案:
A
略
6. 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
A
略
7.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参考答案:
D
略
8.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参考答案:
D
略
9.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
A.1 :7 B.7 :1 C.7 :8 D.8 :7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1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常温常压下,
C.标准状况下,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常温下,,
参考答案:
D
12. (不定项)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Cl4和H2O的混合物,并且CCl4要从仪器下口放出
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等气体
C. 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HCl,并吸收多余的HCl
参考答案:
BD
A、装置①萃取、分液,可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CCl4和H2O不互溶,故A正确;B、装置②若从a管进入气体,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氨气等;从b管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氯气、氯化氢、二氧化氮等,但不能收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B错误;C、X若为CCl4,NH3或HCl极易溶于水且不溶于CCl4的气体,可以用装置③吸收NH3或HCl,同时防倒吸,故C正确;D、HCl为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故选BD。
13.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是分散系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D.是否具有吸附性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Ba(OH)2+2HCl=BaCl2+2H2Oks5u
C.Cu(OH)2+2HNO3=Cu(NO3)2+2H2O
D.KOH+HCl=KCl+H2O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u2+、Cl﹣、OH﹣    B. H+、Ca2+、HCO3﹣、NO3﹣
C. Fe2+、H+、SO42﹣、NO3﹣    D. Na+、CO32﹣、OH﹣、K+
参考答案:
D
A不能,Cu2+与OH-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
B不能,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C不能,在氢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要表现强氧化性,会将+2价铁离子氧化成+3价。
D可以共存。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有: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加热分解
E.蒸发结晶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纯净水 (     )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
(7)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     )
参考答案:
C  E   F  A    F   D   B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北京奥运会 “祥云”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比甲烷的沸点高                         B.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D.可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18.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物质D的焰色为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G            D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3)描述F溶液中滴加D溶液后的现象                          。
 
参考答案:
(1)Fe      FeCI3        NaOH
(2)反应③:2AI +2OH—+2 H2O=2AIO2--+3 H2↑
(3)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略
19. (4分)已知C+CO2=2CO, CO2中的C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被          。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