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多数历史学家把“新航路的开辟”看做是近代世界历史的开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
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崛起
D 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非洲的苦难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其中空白处应该填。
A 皇帝           B 太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
A
3.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
C
4. 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
B
从卫所制的特点“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来看,平时将领与军队没有任何联系,不利于培植自己的势力,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的权力。故答案为B项。卫所制不是义务兵役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卫所制下军队与将领的关系,不能反映会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以及威胁中央集权,排除CD项。
5.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
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参考答案:
B
6.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
D
7. 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为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为刚毅多略,明足以决。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B
【详解】材料反映了汉代察举必需遵循的四项基本要求或标准,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即“四科取士”,体现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多元选拔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表述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但与题干中的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汉代选官制度的形式,无法得知是否公平,排除;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误解,材料强调的是选官的多重标准,并不是强调要同时具备四个方面,排除。
【点睛】汉代察举必需遵循四项基本要求或标准,当然,在举荐过程中,这四项标准不可能要求每个科目都必须同时兼备,不同科目可以侧重某一项或某二项要求,但“孝悌廉公”这一标准必须“皆有”。以上标准的确定,比较慎密周详,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很难彻底实现,不免流于形式,成为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
8.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这一丧权辱国的条款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D
9.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当选后应宣誓如下:“我郑重宣誓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凌驾于王权之上   
B.英国君主立宪制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影响巨大
C.美国联邦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   
D.美国总统无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参考答案:
A
10. “小土群”炼钢的做法给全国经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主要表现为: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
 A.开平煤矿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继昌隆缫丝厂
参考答案:
D
12.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法律公正
参考答案: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罗马法影响:
①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③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
④近代时期。贺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⑤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13.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
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③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4. 下表为1873~1947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表(单位:%)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873
8.8
91.9
1903
15.0
85.0
1920
28.5
71.5
1947
52.8
47.2
参考答案:
C
15.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各界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充分显示了香港回归(     )
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  ②促进了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16. 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一机构的官员
A. 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
参考答案:
B
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如遇不可执行的诏令可以驳回,重新交由中书省制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崔祐应该是门下省的官员。故选B。尚书省负责执行,其具体执行的机构是下设的六部。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17.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映的主题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
参考答案:
D
18. 《历史学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关税提高会对对外贸易和商品进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故A项错误;关税提高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从而保护了民族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19.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C.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
B
20.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悲壮凯歌》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哥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你认为属于“退却年代”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知,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研究苏联历史是在站在“共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在经济上即体现为计划经济,因此“退却年代”所指的是列宁所采用的新经济政策,即国家资本主义,恢复私人小企业。所以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21. 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C
22. 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C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对外殖民掠夺与扩张中获取大量黄金用以满足封建统治者享乐需要,并未用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造成大量黄金流失外债高筑的局面,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商业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现象不能说明西班牙的整体的奢靡社会风气,,荷兰崛起于17世纪,排除。
23. 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上述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参考答案:
C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有人认为哥伦布给美洲带来的繁荣,有人认为,他是美洲种族灭绝的先锋,对哥伦布的评价具有相对性,主要看从什么角度站在谁的立场上来进行分析,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形成的两种认识,观点正好相反,并不是反应了历史评价的客观性,排除A;材料中的观点都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并不是随意评价,排除B;材料对哥伦布的两种评价没有时间上的比对,无法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排除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对欧洲和对美洲产生的影响分析材料.
24. 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握手,这是事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再次历史性握手。60年前握手的两党领导人和地点分别是:
陈独秀 北平                  
张治中 北平
毛泽东 重庆                  
毛泽东 重庆
参考答案:
C
25.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
C
26. 右图所呈现出的问题是自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从历
史的经验和教训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构建更公正的制度框架            B.寻求更先进的技术支撑
C.利用更广泛的资源条件            D.创造更民主的政治环境
参考答案:
A
27.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了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起居注》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D.《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参考答案:
C
【详解】由题干可知,材料中并没有对皇帝和史官的关注点做出对比。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了汉唐宋明清皇帝,并没有重点列举唐太宗,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起居注》编写的不断变化,由此看出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故C项正确。题干中明清皇帝直接指导编写,说明皇帝没有重视其中的劝戒作用,在意的是个人形象。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8.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长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参考答案:
A
根据“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可知,抑商主要是遏制农民经商,保证官商利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故A正确;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但“持续发展”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表现分析解答。
29. 古罗马法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该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
参考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据材料“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体现了保护财产私有制度,维护奴隶主利益,故A项正确;故B、C、D项错误。
30. 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演讲说:“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的基础,从而破坏了美国的安全。”他所说的“极权主义”实质上主要是指
A.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B.德国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
C.日本为代表的军国主义      D.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主义
参考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理由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3分)
 
 
(3)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1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这句话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意见:推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2分)
理由:分封制:天下初定,分封有利于对边远地区的管理;郡县制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可以避免出现周朝诸侯纷争的局面。(2分)
(2)行省制度。(1分)
意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并影响后世。(2分)
(3)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1分)
认识:要紧扣制度与时代关系来认识,如制度要适应当时社会的情况和时代需求;制度要随着时代变迁而革新。(2分,答出符合题意的1点即可)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为什么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个飞跃。”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观点?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33.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引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
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及结束。”
第15条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的宰相”。
第18条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阅后回答:(1)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三中,德意志帝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权利方面有何异同?(7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9分)
参考答案: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4分)
(3)军机处设置于清朝哪一皇帝时期?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