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扬州市高邮送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送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扬州市高邮送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O2和Cl2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 
 B.PCl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
C.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D.CH4、CCl4、C6H6都是只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
B
略
2. (2004·广东卷),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C           
略
3.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Cl2+H2O=HCl+HClO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参考答案:
D
略
4. (2009·宁夏、辽宁卷)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X(g)的平衡常数为10。 mol的HX(g)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               %              
%               %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分解率的计算。设分解率为x
    H2(g) + X2(g)HX(g)
始态0              0           1 mol·L-1
平衡态xmol·L-1    xmol·L-1    (1-x)mol·L-1
解得约17%
 
5. 某些电子手表安装的纽扣电池由锌和氧化银、KOH溶液构成。放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2e=Zn(OH)2 ;Ag2O+H2O+2e-=2Ag+2O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锌为正极,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B. 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C. 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K+和H+向负极移动
D. 常温下,该电池总反应为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B
A.由电极方程式可知,Zn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Zn作负极,故A错误;B.由正负极的电极方程式可得原电池总反应为:Ag2O+H2O+Zn═Zn(OH)2+2Ag,则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D.原电池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则常温下,该电池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方程式的判断。原电池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电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6. 一定质量的铁铝合金完全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 L NO(标准状况下测定),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可能是
A. g           B. g         C. g          D. g
参考答案:
A
略
7. 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等于m2
       C.m1一定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                           答:
参考答案:
A
略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2H2分子内含有极性键,但C2H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B.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着其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
D.某非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参考答案:
答案:A
9.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可防止阴极室生产的Cl2进入阳极室
,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参考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合成氨工业中,使氨冷却液化,降低NH3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但其反应速率减慢,A项不正确;在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热器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使催化剂保持最佳活性,B项不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室产生Cl2,阴极室产生H2,显然C项不正确;由于粗铜中含有Fe、Zn等活泼金属,它们比Cu易失电子,而在它们失电子的同时,阴极仍有Cu析出,故D选项是正确的。
10.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H=a 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0
B.当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c(CO)?c(H2O)时的温度为830℃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当v(H2)=v(H2O)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B
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根据表格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解答:解:A、根据表格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在某平衡状态时,c(CO2)×c(H2)=c(CO)×c(H2O),则说明平衡常数K=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为830℃,故B正确;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缩小容器的体积,气体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v正(H2)和v正(H2O)始终相等,所以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知识点,注意该反应的特点,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移动无影响,为易错点.
1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NO中的NO2    B.铁制品表面镀锌   C.稀释浓硫酸    D.制备少量O2
参考答案:
A
略
13. 氨气跟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若反应使用的是NH和NO,则所得氮气的摩尔质量g/mol约为:()
  A.29.00                     B.28.86                C.29.14                D.29.60
参考答案:
答案:B
1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与N2O4 混合气体的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浸入热水中的玻璃球里气体颜色较浅
,生成黑色的固体
,会发现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选项
离子
要求
A
K+、NO3-、Cl-、HS-
c(K+)<c(Cl-) 
B
Fe3+、NO3-、SO32-、Cl-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C
Na+、HCO3-、Mg2+、SO42-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D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份MnO2)制备高锰酸钾的流程图。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     (填序号)物质相似。
    A.75%酒精             B.双氧水        C.苯酚           D.84消毒液(NaClO溶液)
(2)软锰矿粉碎的目的                       。
写出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若实验室要直接制备出纯净的CO2,所需试剂最好选择___________(选填代号)。   
a. 石灰石       b. 稀HCl       c. 稀H2SO4         d. 纯碱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代号)。
(4)上述流程中反应②: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以制备KMnO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H)2、CO2、         和             (写化学式)。
(6)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每1 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参考答案:
(1)BD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反应完全
    2MnO2 + 4KOH + O2 = 2K2MnO4 + 2H2O
(3)cd;            A
(4)K2MnO4 
(5)KOH    MnO2
(6) 
知识点:工艺流程题(实验 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1)KMnO4稀溶液作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利用的是其强氧化性,O3、漂白粉也有强氧化性,因此选BD。(2)软锰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反应完全,根据题意MnO2、KOH与氧气反应生成K2MnO4,即MnO2被氧气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MnO2+ 4KOH + O2= 2K2MnO4+ 2H2O⑶实验室要直接制备出纯净的CO2,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可挥发出氯化氢而使氯气不纯,则酸选硫酸,而与硫酸反应的碳酸盐不能用碳酸钙,所以所需试剂最好选择硫酸和碳酸钠,纯碱是粉末状的固体,不能利用启普发生器,B是加热装置,因此装置选A。⑷根据2CO2+3K2MnO4=2KMnO4+2K2CO3+MnO2↓,知还原剂是K2MnO4⑸制备中利用的原料,在转化过程中又生成的可以循环利用,根据流程知可循环的物质还有MnO
2;KOH。(4)在反应②中有三分之二的锰转变为KMnO4,1 molMnO2可制得2/3mol KMnO4。
思路点拨: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反应完全的方法有粉碎、搅拌、震荡、加热等;寻找循环的物质有2种方法,一是看流程中有没有循环线,二是看制备中利用的原料,在转化过程中又生成的物质。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学科王学科王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 = 2CH3COONa+CO2↑+H2O  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 = Na2CO3+2HClO          B.CO2+H2O +NaClO = NaHCO3+HClO
C.CO2 +H2O +C6H5ONa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 = CH3COONa+HCN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常温下, mol·L-1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编号),其pH值为_______(填数值);pH最大的是          (填编号)。
①HCN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                                              。
根据这结论,现将Na2S和AgI固体混合搅拌,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9分) (1)c(1分) (2)Fe-2e-=Fe2+ (1分)   4OH-- 4 e-= 2H2O+O2↑(1分)    
(3) O2+2CO2+4e-=2CO32-(2分)    
(4) (2分)    (5)Cu(OH)2 (2分)
略
18. 有机物E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化合物E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有机物N可转化为G、F,且生成的G、F物质的量之比为n(G)∶n(F)=1∶3,1 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 L(标准状况)。各物质间的转化流程如下(无机产物省略):
已知:①—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OH不稳定。
请回答:
(1)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化合物B、F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A、G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F与G反应生成N,还可生成分子组成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
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和缩聚反应
(3)写出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参考答案:
(1)   
(2)D  
(3)+3NaOHCH3COONa++NaCl+H2O
(4)
解析:N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生成的G、F物质的量之比为n(G):n(F)=1:3,则N中含有酯基,F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1 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 为=,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中含有3个羟基,则G为,F为CH3COOH,N为。化合物E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E中含有苯环与酚羟基,由转化关系可知A中含有苯环与酚羟基,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取代反应生成B,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与D,D酸化得到F(乙酸),则D为CH3COONa,则C中含有7个C原子,C连续发生氧化反应,酸化得到E,说明C中含有-CH2OH结构,E中含有羧基,且E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则E为,C为,B为,A为。
(1)E的结构简式:,故答案为:;
(2)A.B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F为CH3CO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A为,甲基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G为,醇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F为CH3COOH,G为,二者2:1反应生成C7H12O5,1:1反应生成C5H10O4,故C正确;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D;
(3)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3NaOHCH3COONa++NaCl+H2O,故答案为:+3NaOH CH3COONa++NaCl+H2O;
(4)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与醛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故答案为:、。
19.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丁子香酚可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及制作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
(1)丁子香酚分子式为      .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丁子香酚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  b.NaHCO3溶液  c.FeCl3溶液  d.Br2的CCl4溶液
(3)符合下述条件的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任一种结构简式
       .
①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4)丁子香酚的某种同分异构体A可发生如下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提示:RCH=CHR′RCHO+R′CHO
→AB(C12H16O2)→C()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C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主要现象为    .
 
参考答案:
(1)C10H12O2;
(2)acd;
(3)5;
中的任意1种;
(4) +CH3CH2Cl +HCl;取代反应;褪色.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2)丁子香酚含有碳碳双键、醚键、酚羟基和苯环,具有酚、醚、烯烃和苯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等;
(3)合下述条件的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①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含﹣COOH,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则2个取代基在对位;
(4)A是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则生成A的反应是水解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A和氯乙烷反应生成B,根据AB分子式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结合题给信息知,B中碳碳双键被氧化生成醛基,则B结构简式为.
【解答】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2O2,故答案为:C10H12O2;
(2)丁子香酚含有碳碳双键、醚键、酚羟基和苯环,具有酚、醚、烯烃和苯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等;
a.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正确;
b.不含羧基,所以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错误;  
c.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所以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故正确;
故选acd;
(3)与NaHCO3溶液反应,可分子中应含有﹣COOH,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说明两个取代基应位于对位位置,则对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故答案为:5;中的任意1种;
(4)A是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则生成A的反应是水解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A和氯乙烷反应生成B,根据AB分子式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结合题给信息知,B中碳碳双键被氧化生成醛基,则
B结构简式为,A的结构简式为、B结构简式为,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l+HCl,C含有醛基,加入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 +CH3CH2Cl+HCl;取代反应;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