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 29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托克维尔在描述法国革命时曾这样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
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
D
2.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州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非洲
100
100
100
120
欧洲
103
144
274
423
亚洲
253
437
656
857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
参考答案:
C
3. 学者易中天说,实际上,历史的进步往往因于妥协……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下列史实能够诠释上述观点的是
2 / 29
参考答案:
C
版籍奉还是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之一,1869年6月实施。采取各藩主奉还版(土地)、籍(人民)于朝廷的方式,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藩的控制力量,没有体现妥协,故A可排除;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此事件中没有体现政治力量的妥协,故可排除B;清帝退位是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在得到中华民国优待的条件下而宣布退位的,体现了两种政治力量的妥协,故本题选C;一票共和是指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是议会选举的结果,没有体现政治力量对的妥协,故排除D。
点睛:本题中的“政治妥协”是指一政治事件中,不同的政治力量(派别)相互妥协而达成了某种协议,化解了政治危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的历史的发展。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载:“远东是世界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由于推行强硬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里也没有潜在第五纵队(注:内奸)。”以下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闭关自守的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抵挡列强扩张的作用
B.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
C.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殖民地人民顽强的抵抗
D.列强的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参考答案:
A
5. 1980年以来,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国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但也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稳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 29
参考答案:
C
【详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成员衡,材料“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稳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说明衡,促进了成员稳发展,故C正确;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打破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金融组织,A错误;B表述太绝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稳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联系所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分析解答。
6. 下面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
               
    A.珍妮纺纱机                       B.电话
           
    C.汽车                             D.飞机
参考答案:
A
7.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展示了“公司”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关于历史上的公司,,下列认识不准确的是
4 / 29
A.股份公司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
B.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单纯的商业组织
C.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公司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答案:
B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等。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从政府那里获得对印度贸易的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是一个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故B项错误。
8. 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这说明:
              
              
参考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成败并不是总统魅力决定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媒体的作用,并不是消极影响,故B项错误;国会决议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传媒影响,不能说是左右,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罗斯福借助传媒的作用让民众知道他的方案,故D项正确。
9.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6 / 29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
【知识点】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B  解析:公私合营不涉及国家的控制权问题,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基本生产企业仍然是私有制,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不允许私人贸易存在,D项错误。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的准确把握。
10. 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人贡者”,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反映出
参考答案:
B
根据材料,宋朝下令禁止私自载外国人,同时又鼓励海外招商来华贸易。由此可见宋朝在对外贸易的政策方面比较务实灵活,故B项正确。政府垄断贸易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否色彩松动,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收入的来源信息,故D项排除。
1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有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这从本质上意味着
6 / 29
( )
A.分封制使得国家结构松散               B.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
C.皇帝制度保障了国家的统一             D.军功爵制削弱了贵族势力
参考答案:
B
12.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题眼是“反中央集权”。结束专制统治不能体现反中央集权,它所体现的是反专制求民主,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可知,在辛亥革命后引发了军阀割据,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可知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在国内的主要追求是反中央集权,并没有反映出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故D项错误。
13. 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这些规定的特点是
7 / 29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直接民主;再据“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可知是轮番而治,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14. 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参考答案:
D
兴修水利固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材料没有抑商的信息,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关于水利工程由来与过程及治理方策,没有体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江南水利工程,排除C。
15.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参考答案:
8 / 29
B
16.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到它是否有利于(   )
   
   
参考答案:
A
17. 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
参考答案:
D
“普遍的支持”“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说明辛亥革命后严重脱离群众基础,故D正确;A与史实不符,辛亥革命没有群众基础;孙中山三民主义关注民生,故B错误;C中在辛亥革命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得以实施。
18.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材料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   B.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参考答案:
D
考察古代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及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10 / 29
封建的生产方式逐渐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工具和土地,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故应选D。
19.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参考答案:
A
20.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逼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参考答案:
C
由材料“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符合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价值,故选C;渡江战役和淮海战役是1949年,时间不符,排除AB;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指到1948年中共兵力装备好转,排除D。
21. 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要求“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据此可知()
参考答案:
A
材料中英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对英国开放市场,推动英国对华贸易自由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朝官员贪污腐化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中英贸易数据的对比,不能反映出英国要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不能体现出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损害,故D项错误。
10 / 29
22. 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人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参考答案:
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不同等级的雅典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三种人地位尚不平等,其维护的知识本邦公民的利益。可知雅典民主制度只是公民内部的民主,因此其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雅典本邦公民并不等于贵族,本邦公民中既有贵族又有平民,材料并未体现改变了雅典贵族专权的局面;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主要体现自由民的地位,而是体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是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并非主要体现法律掺杂原始落后习俗。
23. 下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