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hezhihe 2025/7/8 文件大小:2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孙庄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说法中正确的有                        (    )
、丙烯、丙炔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3:2:
   、丙烯、丙炔三种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不断增大
   ,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
参考答案:
D

2. 已 知化学反应C(s)+O2(g)==CO(g);△H= — Q1 kJ/mol,2CO (g)+O2(g)==2CO2(g);△H= — Q2 kJ/mol。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Q1、Q2均为正数,且其他条件相同)       (    )
       A.碳的燃烧热为Q1 kJ/mol
       B.2molCO(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molCO2(g)所具有的能量
       C.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g)比生成CO(g)时放出的热量多
       D.碳燃烧生成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O2(g)==CO2(g);△H= —(Q1 +Q2)kJ/mol
参考答案:
答案:C
3.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 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Z>H2Y    D.原子半径X<W
参考答案:
C

4. 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Na+、I-、Cl-、NO3-
    B.含大量Fe3+的溶液:NH4+、Na+、Cl-、SCN-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4+、HCO3-、Cl-  
D.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K+、AlO2-、Br-、Cl-  
 
参考答案:
A

5. (2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2SO4、NaAlO2、NH3?H2O
 
B.
原溶液中含有的Fe3+、Mg2+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C.
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Fe3++3OH﹣=Fe(OH)3↓
 
D.
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但不能肯定Mg2+和Fe3+中的哪一种
 
参考答案:
A
加入0﹣a段,加入NaOH溶液后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H+,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铝离子;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3+、Al3+;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Al3+,根据图象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a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a体积氢氧化钠,其他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也消耗3a体积氢氧化钠,说明一定存在Fe3+,没有Mg2+;再由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NH4+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H3?H2O,即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H+、NH4+、Al3+、SO42﹣、Fe3+,一定不存在Mg2+.
A、d点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NaAlO2、NH3?H2O,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一定不存在Mg2+离子,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一定不存在Mg2+离子,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Fe3+,没有Mg2+,故D错误;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Na+、[Al(OH)4]-、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
C.有较多Fe3+的溶液中: Na+、、SCN-、
D.酸性溶液中:Fe2+、Al3+、、I-
参考答案:
A

7. 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T2>T3
 
B.正反应速率:
υ(b)>υ(d)
υ(a)>υ(c)
C.平衡常数:
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
M(b)>M(d)
M(a)<M(c)
参考答案:
C

8.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为5:2,则n的值是(  )
  A .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B

9.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正确;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正确;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正确;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错误。
10. 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    
    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有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参考答案:
B

1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发生了断裂,因而发生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时,分子中C=O键发生断裂
参考答案:
B
13. 右图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品红溶液褪色
C.③中石蕊溶液变红色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
参考答案:

1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用水可区分苯、乙醇和溴苯
    C.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参考答案:
D
1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 gCu(OH)2 能使溶液复原,
B. 常温常压下,  LO2 
C. 一定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1mol乙烯时,消耗丁烷的数目为NA
D. 25℃时,1LpH=10的NaHCO3溶液中含有H2CO3的数目为10-4NA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mol/L NaOH溶液45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    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C 烧杯、玻璃棒 (2)B、C、F  (3) 小于 小于 (4) 15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4分)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H
2SO4和CuSO4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2+的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4分) 1mol/L   2CuSO4 +2H2O 2Cu+O2↑+ 2H2SO4   2H2O 2H2↑ + O2↑       写出电解总反应式给1分。   若用电子守恒法也对,给4分
 n(H2)=n(O2)= 
 n(e-)总=
n(e-)铜= - 2 n(H2)=     
n(Cu) = mol  
C(Cu2+) = =1 mol/L

18.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若庄Kl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        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
1)I2+5Cl2+6H2O→2HIO3+10HCl;2)KI、I2;3)红棕、HBrO3>Cl2>HIO3;
4)。

19. (15分)过碳酸钠是一种集洗净、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主反应为2Na2CO3(aq)+3H2O2(aq)  2Na2CO3·3H2O2(s) △H<0;
副反应为2 H2O2 =2H2O+O2↑;
50℃时,2Na2CO3·3H2O2(s)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中支管的作用是       ▲        。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      ▲      、         ▲      、      ▲         。        
图10
(3)检验滤液X中含较多阴离子的方法是    ▲    。
(4)步骤③中选用    ▲      (填结构简式)洗涤产品效果理想,步骤④应在   ▲     温度下干燥。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变质的有       ▲    。    
A.MnO2     B.Fe2(SO4)3    C.Na2SO3   D.Na2SiO3                
(6),加50mL蒸馏水溶液溶解,再加稀硫酸酸化,×10-2mol/L ,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