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是由【liaoyume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则顶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2. 函数是( )。
                  B. 周期为的偶函数  
                       
参考答案:
A
3. 函数f(x)=ax3+bx++5,满足f(﹣3)=2,则f(3)的值为( )
A.﹣2 B.8 C.7 D.2
参考答案:
B
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由于函数f(x)=ax3+bx++5,由f(﹣3)=2得到a?33+b?3+=3,运用整体代换法,即可得到f(3).
解答: 解:由于函数f(x)=ax3+bx++5,
则f(﹣3)=a?(﹣3)3+b?(﹣3)++5=2,
即有a?33+b?3+=3,
则有f(3)=a?33+b?3++5=3+5=8.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及运用,运用整体代换法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4. 设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5. 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其侧面积等于( )
A. B.2 C.2 D.6
参考答案:
D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考查同学们识图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能力.由图可知,棱柱的底面边为2,高为1,代入柱体体积公式易得答案.
【解答】解:由正视图知:
三棱柱是以底面边长为2,
高为1的正三棱柱,
∴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故底面积S==,
侧面积为3×2×1=6,
故选D.
6.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7. 化简的结果是( )
A.cos160° B.﹣cos160° C.±cos160° D.±|cos160°|
参考答案:
B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分析】确定角的象限,然后确定cos160°的符号,即可得到正确选项.
【解答】解:160°是钝角,所以=|cos160°|=﹣cos160°
故选B
8. 当,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9. 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参考答案:
B
10. 等差数列项和为=(   )
A.10                           B.                  C.                     D.30
参考答案:
C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函数  ,则的值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
12. 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等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参考答案:
13. 设函数f(x)是R上的减函数,若f(m-1)>f(2m+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4. 已知是二次函数,且为奇函数,当时
的最小值为1,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参考答案:
或
15. 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该三角形的最大角不超过,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6. 若对数函数f(x)的图象过点(9,2),则f(3)=          .
参考答案:
1
【考点】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可得loga9=2,从而解得.
【解答】解:设f(x)=logax,
由题意可得,loga9=2,
故a=3;
故f(3)=log33=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应用.
17. 已知函数,        ,若,则          .
参考答案:
-1,2;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使
(1)//;
(2),且在轴上的截距为.
参考答案:
解 (1)当m=0时,显然l1与l2不平行.
当m≠0时,由=≠得
m·m-8×2=0,得m=±4,
8×(-1)-n·m≠0,得n≠±2,
即m=4,n≠-2时,或m=-4,n≠2时,l1∥l2.------------6分
(2)当且仅当m·2+8·m=0,即m=0时,l1⊥l2.
又-=-1,∴n=8.
即m=0,n=8时,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12分
略
19. 已知,, 且
(1) 求函数的解析式;
(2) 当时, 的最小值是-4 , 求此时函数的最大值, 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
参考答案:
(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π
(2),此时,.
(1)
即——4分
(2)
——6分
由,,,
,——8分
, 此时,. ——10分
20. 已知向量,,且
    (I)求及;   
(II)若函数的最小值为,求m的值.
参考答案:
(I)  解: 2分
     因为,所以 5分
(II) 7分
令,因为,所以 8分
⑴当,即时,不符合题意 9分
⑵当,即时,,由,又,
所以 11分
⑶当,即时,,由,又,所以 不符合题意 12分
故m的值为 .                                                       13分
 
略
21. (本小题满分10分)
(1)求值:;        (2)已知求的值.
参考答案:
(1) 6        (2) 7 
22. 已知,且,⑴求的值;⑵求的值.
参考答案:
⑴;⑵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