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4.数据99,100,102,99,100,100的标准差为
    A.0            B.1            C.         D.
参考答案:
B
略
2. 定义:一个数集的和就是这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设是由一些不大于15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假设中的任意两个没有相同元素的子集有不同的和,则具有这种性质的集合的和的最大值为                                      ()
(A)76         (B)71         (C)66          (D)61
 
参考答案:
略
3. 若函数是奇函数,且在区间是减函数,则?的值可以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H2:正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可得?+=kπ,k∈Z,故可取?=,检验满足条件,可得结论.
【解答】解:∵函数是奇函数,∴?+=kπ,k∈Z,故可取?=,
此时,f(x)=2sin(2x+π)=﹣2sin2x,在区间上,2x∈,y=sin2x单调递增,
故f(x)=﹣2sin2x,满足f(x)在区间是减函数,
故选:B.
4. 若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则a的范围是( )
A.(1,2] B.[1,2) C.[1,2] D.(1,+∞)
参考答案:
A
【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分别考虑各段的单调性,可得﹣0,a>1,1a﹣2≤a1﹣a,解出它们,求交集即可.
【解答】解:由于f(x)=x2+ax﹣2在(0,1]递增,则有﹣0,解得,a≥0,
再由x>1为增,则a>1,
再由增函数的定义,可知:1a﹣2≤a1﹣a,解得,a≤2.
则有1<a≤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和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和易错题.
5.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分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半径,高的扣在平面上的半圆柱,由此能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得:
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半径,高的放在平面上的半圆柱,如图,
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6. 若点P在角的终边上,且P的坐标为(﹣1,y),则y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y的值.
【解答】解:点P在角的终边上,且P的坐标为(﹣1,y),
则有tan=﹣tan=﹣=,∴y=,
故选:A.
7. 若那么的值为    (    )
A.-1              B.1                            C.0                                     D.
参考答案:
A
8.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相同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于选项A,函数,定义域为,与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对于选项B,函数,与已知函数相同;
对于选项C,函数,与已知函数定义域不同,
对于选项D,函数,定义域为,与已知函数定义域不同。
故答案为B.
 
9. 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ABC中,设=c, =a, =b,则等于(  )                                                   
A.0 B.1       C.3       D.-3
参考答案:
D
10. 设全集U=R,集合,,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在中,已知成等差数列,且边,则的最大值        .
参考答案:
12. (5分)阅读下列一段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对于任意实数x,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当x是整数,[x]就是x,当x不是整数时,[x]是点x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这个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叫高斯(Gauss)函数;如[﹣2]=﹣2,[﹣]=﹣2,[]=2;则的值为       .
参考答案:
﹣1
考点: 函数的值.
专题: 计算题;新定义.
分析: 先求出各对数值或所处的范围,再用取整函数求解.
解答: ∵,,,log21=0,log22=1,0<log23<1,log24=2
∴=﹣2+(﹣2)﹣1+0+1+1+2=﹣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是一道新定义题,这类题目要严格按照定义操作,转化为已知的知识和方法求解,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及性质.
13. =________
参考答案:
-2 
14.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公路上向西行驶,到A处测得公路北侧有一山顶D在西偏北30°方向上,行驶300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参考答案:
由题意可得,AB=300,∠BAC=30°,∠ABC=180°-75°=105°,∴∠ACB=45°,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在Rt△BCD中,∠CBD=30°,
∴tan30°=,
∴DC=.
即此山的高度CD=m.
 
15.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它的增区间为        
参考答案:
16. 函数+2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在△ABC中,已知∠BAC=60°,∠ABC=45°,BC=,则AC=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如图,有一块半径为2的半圆形纸片,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 的形状,它的下底是⊙的直径,上底的端点在圆周上,设,梯形的周长为。
(1)求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2)求的最大值,并指出相应的值.
参考答案:
(1)作分别垂直
交于,连结.……………2分
由圆的性质,是中点,设
………4分
又在中,
 
……………6分
所以……………………………7分
其定义域是………………………………………………………………8分
(2) 令,则,且………………………10分
所以 ………………………………12分
当时,的最大值是………………………………………
19. (本题14分) ⑴写出集合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⑵ 设全集U=R,A={x|0≤x<8 },B={x|1<x<9},求A∩( B)
参考答案:
⑴集合的所有子集为:
真子集为:
(2)?U B={x|x≤1或x≥9 },
则A∩( B)= {x|0≤x<8 }∩ {x|x≤1或x≥9 }={x|0≤x≤1 }。
20.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奇函数 f (x) 在 (-¥,0)∪(0,+¥) 上有意义,且在 (0,+¥) 上是增函数,f (1) = 0,又函数 g(q) = sin 2q + m cos q-2m,若集合M = {m | g(q) < 0},集合 N = {m | f [g(q)] < 0},求M∩N.
参考答案:
依题意,f (-1) = -f (1) = 0,又f (x) 在 (0,+¥) 上是增函数,
∴ f (x) 在 (-¥,0) 上也是增函数,   …………………………………………1分
∴ 由 f (x) < 0得x < -1或0 < x < 1  …………………………………………2分
∴ N = {m | f [g(q)] < 0} = {m | g(q) < -1或0 < g(q) < 1},……………………3分
M∩N = {m | g(q) < -1}                               ……………………4分
由g(q) < -1得 sin 2q + m cos q-2m < -1             ……………………5分
即 m (2-cos q) > 2-cos 2q                           ……………………6分
∴ m > = 4-(2-cos q + )         ……………………7分
设t = 2-cosq,h(t) = 2-cos q + = t +       ……………………9分
∵ cosq∈[-1,1] T t∈[1,3],                        ……………………10分
∴ h(t)-2= t + -2= t-+ = ≥0……………11分
且 h()-2= + -2= 0               ……………………12分
∴ h(t)min = 2 T 4-h(t) 的最大值为 4-2     ……………………13分
∴ m > 4-2 T M∩N = {m | m > 4-2}        ……………………14分
另解:本题也可用下面解法:
1. 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单调性
∵ 对任意 1 < t1 < t2≤,t1-t2 < 0,t1 t2-2 < 0
∴ h(t1)-h(t2) = t1 + -(t2 + ) = > 0 T h(t1) > h(t2)
即 h(t) 在 [1,] 上为减函数
同理 h(t) 在 [,3] 上为增函数,得h(t)min = h() = 2……………………5分
∴ m > 4-h(t)min = 4-2 T M∩N = {m | m > 4-2}
2. 二次函数最值讨论
解:依题意,f (-1) = -f (1) = 0,又f (x) 在 (0,+¥) 上是增函数,
∴ f (x) 在 (-¥,0) 上也是增函数,
∴ 由 f (x) < 0得x < -1或0 < x < 1
∴ N = {m | f [g(q)] < 0} = {m | g(q) < -1或0 < g(q) < 1},
M∩N = {m | g(q) < -1}                              ……………………4分
由g(q) < -1得 sin 2q + m cos q-2m < -1 T cos 2q-m cos q + 2m-2 > 0 恒成立
T (cos 2q-m cos q + 2m-2)min > 0                      …………………5分
设t = cosq,h(t) = cos 2q-m cos q + 2m-2 = t 2-mt + 2m-2 = (t-) 2-+ 2m-2
                                                   ……………………6分
∵ cosq∈[-1,1] T t∈[-1,1],h(t) 的对称轴为 t =   ……………………7分
1° 当 > 1,即 m > 2 时,h(t) 在 [-1,1] 为减函数
∴ h(t)min = h(1) = m-1 > 0 T m > 1 T m > 2            ……………………9分
2° 当 -1≤≤1,即 -2≤m≤2 时,
∴ h(t)min = h( ) = -+ 2m-2 > 0 T 4-2< m < 4 + 2 T 4-2< m≤2
                                                   ……………………11分
3° 当 < -1,即 m < -2 时,h(t) 在 [-1,1] 为增函数
∴ h(t)min = h(-1) = 3m-1 > 0 T m > 无解           ……………………13分
综上,m > 4-2 T M∩N = {m | m > 4-2}        ……………………14分
3.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解:依题意,f (-1) = -f (1) = 0,又f (x) 在 (0,+¥) 上是增函数,
∴ f (x) 在 (-¥,0) 上也是增函数,
∴ 由 f (x) < 0得x < -1或0 < x < 1
∴ N = {m | f [g(q)] < 0} = {m | g(q) < -1或0 < g(q) < 1},
M∩N = {m | g(q) < -1}
由g(q) < -1得 sin 2q + m cos q-2m < -1 T cos 2q-m cos q + 2m-2 > 0 恒成立
T (cos 2q-m cos q + 2m-2)min > 0
设t = cosq,h(t) = cos 2q-m cos q + 2m-2 = t 2-mt + 2m-2 = (t-) 2-+ 2m-2
∵ cosq∈[-1,1] T t∈[-1,1],h(t) 的对称轴为 t = ,△= m 2-8m + 8
                                                    ……………………7分
1° 当 △< 0,即 4-2< m < 4 + 2时,h(t) > 0 恒成立。 ………………9分
2° 当 △≥0,即 m≤4-2或 m≥4 + 2时,
由 h(t) > 0 在 [-1,1] 上恒成立
∴ T m≥2 T m≥4 + 2       ……………………13分
综上,m > 4-2 T M∩N = {m | m > 4-2}        ……………………14分
(下学段不等式内容)
∵ cosq∈[-1,1] T t∈[1,3],
∴ h(t) = t + ≥2= 2
且 t = ,即 t = 时等号成立。
∴ h(t)min = 2 T 4-h(t) 的最大值为 4-2
∴ m > 4-2 T M∩N = {m | m > 4-2}……………………5分
2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设计一个算法求出
n的所有因数.
参考答案:
解析: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一的正整数n,
第二步:依次以(2――n-1)的整数d为除数去除n,检查余数是否为0,若是,则d是n的因数;若不是,则d不是n的因数。
第三步:在n的因数中加入1和n,
第四步:输出n的所有因数。
2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k*s5u
(1);           (2)
参考答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