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7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guwutang 2025/7/8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草木灰与氨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参考答案:
B

2. 下列物质没有固定熔点的是(   )
  A 苯            B 冰乙酸            C 氯仿            D 聚乙烯
参考答案:
D

3. 硅橡胶是由 经两步反应而制得的,这两步反应依次是( )
A.消去、加聚        B.水解、缩聚         C.氧化、缩聚        D.取代、加聚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经水解生成,然后再缩聚去掉小分子H2O生成硅橡胶。答案选B。
4. 中国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将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象.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是()
A.N2          B.CO2      C.C2H6O     D.H2O2
参考答案:
B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一般来说,单键只含有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结合对应物质的结构解答该题;
A.氮气的结构式为:N≡N;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
C.根据C2H6O的结构式可知两个碳原子饱和时氢原子数为:2×2+2=6,说明结构中无双键;
D.H2O2的结构式为H﹣O﹣O﹣H,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结构式为N≡N,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但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结构式为O=C=O,含有2个σ键和2个π键,故B正确;
C.根据C2H6O的结构式可知两个碳原子饱和时氢原子数为:2×2+2=6,说明结构中无双键,只含单键,所以不含π键,故C错误;
D.结构式为H﹣O﹣O﹣H,只含有σ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的分类,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σ键和π键的区别以及形成原因,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5. 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CH3CH=CH2                                  B. CH3CH3
C.CF2  CF2          D.                                
参考答案:
C

6. 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IVA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B.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
         C.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
         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
A.Na+、MnO4-、K+、NO3-、SO32-         B.Na+、S2-、CO32-、OH-、NO3-
C.Na+、S2-、OH-、K+、Cl-、NO3-        D.Fe2+、H+、Na+、Ca2+、NO3-
参考答案:
BC
8. 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9. 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如图1所示,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沸点为249℃,;℃,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Ⅰ是萃取分液
B.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C.操作Ⅱ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
D.操作Ⅲ过滤得到产品乙是苯甲酸钾
参考答案:
D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有机物的合成;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由流程可知,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则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流程可知,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则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
A.操作Ⅰ分层乙醚与水溶液,则为萃取分液,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故B正确;
C.操作Ⅱ分离互溶的乙醚、苯甲醇,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及分离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0.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Al3+、Fe2+、Ba2+、
NO3-、SO42-、CO32-、I-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①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呈红色。
②将少许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硫酸,有无色气体析出,此气体通空气则立即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试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实验③中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3试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⑤另取少许溶液,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又有部分白色沉淀溶解。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ks5u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Ba2+  Fe2+  CO32- I—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l3+  SO42-  Cl- NO3- Mg2+
C.不能作出判断的离子只有K+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
A

11. 总质量一定时,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2O的量为定值的是(    )
A. 和C2H4                          B.C2H4和C3H8           
C.CH2O和C2H4O2                                               D.C3H8O和C2H6O
参考答案:
C

12. 肼(N2H4)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g);ΔH=+·mol-1,N2H4(g)+O2(g)=N2(g)+2H2O(g);ΔH=- kJ·mol-1,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2H4(g)+N2O4(g)= 3N2(g) +4H2O(g);ΔH=- kJ·mol-1
B.2N2H4(g)+N2O4(g)= 3N2(g)+4H2O(g);ΔH=- kJ·mol-1
C.2N2H4(g)+N2O4(g)= 3N2(g)+4H2O(g);ΔH=- kJ·mol-1
D.N2H4(g)+N2O4(g)= N2(g)+2H2O(g);ΔH=- kJ·mol-1
参考答案:
C

13. 某元素原子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则该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可能是 (     )
A.4s1     B.4s24p1        C.4s24p3        D.3s23p63d5
参考答案:
A

14. 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
A.银氨溶液     B.金属钠      C.氧气      D.新制氢氧化铜
参考答案:
B

15.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B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形成闭合电路.
解答:解:A、根据电池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Ag+Cl﹣﹣e﹣=AgCl,而不是正极方程式,故A错;
B、根据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故B正确;
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
D、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离子的定向移动以及电化学的简单计算,做题时要注意总电池反应式的判断利用,运用两极上的反应特点做题,分析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该题的难点.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
(3)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欲配制pH=,·L-1NH3·H2O 350 mL, 则需要NH4Cl多少克?  已知:  NH3的Kb=×10-5, NH4Cl的式量为 .
参考答案:
18.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同。,(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求混合气体中的烷烃和烯烃及它们的体积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
C2H6  C2H4  2:3
19. 通过实验对有机物A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①A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与Na2CO3溶液反应;
②完全燃烧83g有机物A,得到176g CO2和27g H2O;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分子中只有两个峰,其面积之比为2∶1;
④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200之间,是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的有机物。试推导:
(1)A的最简式; (2)A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