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CH4,b为CO2
B.CO32﹣向正极移动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该原电池为甲烷燃料电池,根据图象中电子流向知,左边电极为负极、右边电极为之间,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所以a为甲烷、b为氧气,负极反应式为CH4+4CO32﹣﹣8e﹣=5C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左边电极是负极、右边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CH4,b为O2,故A错误;
B.原电池放电时,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错误;
C.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需要高温条件,故C错误;
D.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中物质得失电子、电子流向、离子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要根据电解质确定正负极产物,难度中等.
2.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液是                          (     )
A、乙酸乙酯和水                       B、四氯化碳和溴 
C、苯和苯酚                           D、乙醇和乙酸
参考答案:
略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88g
C. 的NaCl溶液中,与离子总数为
D.17g NH3中所含原子数为
参考答案:
B
4. 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 kJ·mol-1表示放热反应,△H<0 kJ·mol-1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
B
略
5.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m+n>p,( ΔH > 0 ) 处于平衡状态,对该平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c(B)/c(C)的比值增大      
B.加入B,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
C.充入C,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达到平衡时A的质量百分含量减小
D.升温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参考答案:
C
略
6. 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破坏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 + Q2 > Q3      B、Q1 + Q2 > 2Q3        C、Q1 + Q2 < Q3    D、Q1+ Q2 < 2Q3
参考答案:
D
略
7.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H+)=1×10-12 mol/L溶液:NH4+、Na+、Cl-、I-
:Na+、K+、AlO2-、CO32-
+的溶液:K+、Fe2+、HCO3-、Br-
:ClO-、SO32-、K+、SO42-
参考答案:
B
略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M(气) nN(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M的浓度为原来的80%,则
A.平衡正向移动                   B.物质M的转化率增大
C.n > m                          D.物质N的质量分数减少
参考答案:
D
略
9. 某温度时,AgCl(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参考答案:
D
A项,加入AgNO3,使溶液中Ag+的浓度增大,由于Ksp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没变,Ksp就不变,Cl-的浓度减小,而溶液c点与d点的Cl-的浓度相等,错误。B项,加入少量水,对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起到了稀释作用,平衡右移,这时溶液中的沉淀会继续溶解电离,最终使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错误。C项,在d点时由于c(Ag+)·c(Cl-)>Ksp,所以会产生AgCl沉淀,错误。D项,由于这是在某一温度时的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所以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正确。故答案D。
10.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
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   )
  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正、逆反应速率
  C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D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
D
略
11.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H<0
  B.CH3CH2OH(l)+3O2(g) 2CO2(g)+3H2O(l) ;△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0
  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H<0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氨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立体构型不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A. B.PH3 C.SO3 D.BF3
参考答案:
B
14. 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        )
     A     CaCO3 和  MgCO3                 B CaSO4 和 MgCO3  
 C     CaCO3 和 Mg(OH)2                D CaSO4  和  CaCO3
参考答案:
C
略
15. 在主量子数为4的电子层中,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    )
A. 18           B. 24       C. 32           D. 36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____色变为_____色,并半分钟内不褪色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锥形瓶内颜色变化黄   橙
(2) (2)D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可溶性铝盐(如氯化铝、明矾等)可以作净水剂,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可以净水的原因。
参考答案:
略。
18. BF3和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
参考答案:
BF3中的B为sp2,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无孤对电子。为平面三角形。
    NF3中的N为sp3,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因而为三角锥形。
 
略
19. 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1)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
(2)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态。
参考答案:
(1)吸     (2)逆反应     (3)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