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书
编制单位:中交二公局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工序名称
隧道综合接地
日期
1、设计原则
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依照铁路级别,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因地制宜地采用防护办法,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规定,遵循以人为本,系统优化,综合保护原则,加强总体协调,全面规划,系统考虑。
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畴以内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距线路两侧20m范畴内铁路设备房屋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要采用可靠隔离或绝缘等办法。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线等构成。
,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1欧姆。
,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对土壤环境质量规定关于规定。
,配电所,牵引变电及构建筑物,构筑物按照各专业规定设立接地装置后,可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2、隧道内综合接地总体技术规定
。
,当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期应增长人工地体。
,原则上不在增长专用接地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含连接)构造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IK≤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不大于120㎜2,接触网短路电流IK>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不大于200㎜2,(或直径不不大于16㎜)。当构造钢筋截面不满足规定期,可将相邻二根构造钢筋并接使用,使总截面不不大于120㎜
2或200㎜2 规定并且无需变化构造钢筋间距,也可采用局部更换为Φ16钢筋。
,保证电气连接。
3、隧道内综合接地详细技术规定
,并采用砂防办法,接地装置充分运用隧道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
,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等电位连接。
:
(1)二次衬砌中有构造钢筋隧道:
a、运用二次衬砌内层纵,环向构造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
b、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图影两侧,,各选3根纵向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c、,以1m为间隔,选取纵向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d、在每个台车(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构造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e、每个作业内环向构造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二次衬砌中无构造钢筋隧道,除接触网基本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地钢筋设立。
(3)线路两侧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
(1)Ⅳ,Ⅴ级围岩隧道,运用系统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做为地级;
(2)Ⅲ级围岩隧道,运用系统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接触网基本接地)
(3)Ⅱ级围岩隧道,运用隧道底板下层构造钢筋作为底板接地极;
(4)锚杆接地极以约一种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立,用作地极锚杆环向间距规定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构造钢筋作为接地极钢筋,即在隧道底板底层形成一种1m×1m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两根钢筋上网格节点规定施以“L”
型焊接,其她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照一种台车长度考虑,间隔一种台车设立一处。
:
隧道内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再通过电缆槽接地端子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
(1)隧道内均应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不绣钢材质。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底部,每隔100m设立一种接地端子,不大于100m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雷电连接。
(3)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立一种接地端子,不大于50m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4)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立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及设施接地。
(5)上述所有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6)接触网基本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在安装基本位置预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每隔约300m预留1处(每处预留2个),长度不大于300m预留1处(每处预留2个),详细位置详见触网有关图纸,接地端子与二次衬砌内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7)在工程容许状况下,接地端子也可依照设备,设施接地需要来拟定预埋里程,以达到最佳接地性能并以便工程实行和管理。
,接地锚杆,接地钢拱架(或钢网片),接地钢筋间均需可靠焊接。
4、隧道内各专业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地线种类
:沿线信号设备(所有有关金属设备外壳)安全地和屏蔽地,工作地等。
:沿线泄露电缆悬吊钢索,通信电缆金属外皮等屏蔽地线,通信设备接地,避雷器安全接地。通信站,微波站,无线基站在满足综合接地总体设计原则时,可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电力:电力电缆金属外皮屏敝地线,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及设备外壳接地线。
:接触网回流线(或PW线)接地。
:沿线信息化系统设备安全设备和屏蔽地线,工作地线,无喳轨道板,隧道内非预应力钢筋接地,沿线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范畴内金属构件防感应接地。
5、工艺规定
。接地端子采用不绣钢制造,不绣钢材料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备防异物堵塞端子孔塞,以便启动。
,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二个平垫圈和一种弹簧垫圈)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不不大于1㎜不绣钢丝制造,总截面不不大于200㎜2( IK>25KA)或120㎜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连接应能承受5KN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依照有关设备规定选用接地连接线。
,可焊接或螺栓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防松办法。
㎜2铜缆,其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 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连接,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连接采用压接并栓接。压接力不不大于12t,并且地下连接处应拓取防腐办法。
,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桥梁间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焊接规定:双边焊搭接长度不不大于55mm;单边焊搭接找度不不大于100mm,焊缝厚度不不大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带方式。
、通信、信号等弱电系统设备不与其共用接地点,强弱电设备接地点间隔规定不不大于
20m。
6 、《隧道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混凝土衬砌)》
。
(1)运用二次衬砌内纵层、环向构造钢筋作为接触网闪保护接地钢筋。
(2)在每个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3)每个作业段内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4)接触网基本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在安装基本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环向或接地钢筋焊接。
图示接地钢筋应优先运用衬砌中构造钢筋,原则上不再增长专用接地钢筋。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规定。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与检查。
为减少施工缝处接地钢筋防腐解决,减少工程难度,施工缝间二次衬 砌内纵向接地钢筋间可不焊接。
、所有接地钢筋间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采用搭接或“L”型焊接,焊接规定详见焊接示意图,图示为接地钢筋电气连接示意。
7、《隧道初期支护综合接地》
Ⅲ、Ⅳ、Ⅴ级围岩隧道初期支护综合接地设立,图示断面仅为示意图,接地系统锚杆按照各级围岩隧道系统锚杆设立选用,接地系统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图示接地钢筋应优先运用初期支护中构造钢筋,原则上不在增长专用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构造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规定。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所有接地钢筋间联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规定详见焊接示意图。图示为接地钢筋电气连接示意图,,各工作点施作时应依照详细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接或L型焊接。
、综合接地设立注意事项:
(1)初期支护内用作接地极锚杆环向间距不不不大于2倍锚杆长度,纵向间距为一种台车位长度,即一种台车位取一环接地系统锚杆作为接地极使用。
(2)Ⅲ级围岩隧道需设立转用环向接地钢筋将接地系统锚杆换接后,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3)Ⅳ、Ⅴ级围岩隧道运用钢架及钢筋网将接地系统锚杆环接后,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