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北京崇文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崇文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北京崇文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随机变量ξi满足P(ξi=1)=pi,P(ξi=0)=1﹣pi,i=1,2.若0<p1<p2<,则( )
A.E(ξ1)<E(ξ2),D(ξ1)<D(ξ2) B.E(ξ1)<E(ξ2),D(ξ1)>D(ξ2)
C.E(ξ1)>E(ξ2),D(ξ1)<D(ξ2) D.E(ξ1)>E(ξ2),D(ξ1)>D(ξ2)
参考答案:
A
【考点】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分析】由已知得0<p1<p2<,<1﹣p2<1﹣p1<1,求出E(ξ1)=p1,E(ξ2)=p2,从而求出D(ξ1),D(ξ2),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随机变量ξi满足P(ξi=1)=pi,P(ξi=0)=1﹣pi,i=1,2,…,
0<p1<p2<,
∴<1﹣p2<1﹣p1<1,
E(ξ1)=1×p1+0×(1﹣p1)=p1,
E(ξ2)=1×p2+0×(1﹣p2)=p2,
D(ξ1)=(1﹣p1)2p1+(0﹣p1)2(1﹣p1)=,
D(ξ2)=(1﹣p2)2p2+(0﹣p2)2(1﹣p2)=,
D(ξ1)﹣D(ξ2)=p1﹣p12﹣()=(p2﹣p1)(p1+p2﹣1)<0,
∴E(ξ1)<E(ξ2),D(ξ1)<D(ξ2).
故选:A.
2. 一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其体积为
A.12B.16C.20D.28
参考答案:
C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和圆锥的组合体。。
3. 某店主为装饰店面打算做一个两色灯牌,从黄、白、蓝、红4种颜色中任意挑选2种颜色,则所选颜色中含有白色的概率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分析】
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再求出所选颜色中含有白色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利用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从黄、白、蓝、红种颜色中任意选种颜色的所有基本事件有{黄白},{黄蓝},{黄红},{白蓝},{白红},{蓝红},,选中白色的概率为,
故选B.
 
4. 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第几象限            (   )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故其在第四象限,故选D.
考点:复平面直角坐标系.
5. 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分析】由题意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判断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即可.
【解答】解:因为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是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一个正四面体,所以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为:
故选A.
6.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7. 在△ABC中,已知A=300,a=5,b=8,解此三角形,得到三角形的个数为
                                            
参考答案:
C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x与直线是参数,0≤θ<π)垂直,则θ=(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分析】利用直线y=x与直线是参数,0≤θ<π)垂直,可得tanθ=﹣1,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直线y=x与直线是参数,0≤θ<π)垂直,
∴tanθ=﹣1,
∴θ=,
故选D.
9.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的中点坐标为,则的方程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10. 已知=(,-4)与=(1, ),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 {x|x≤-2或x≥2}        B. {x|-2≤x<0或x≥2}
C. {x|x≤-2或0≤x≤2}     D. {x|x≤-2或0<x≤2}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5分)(2016春?福建校级期中)若复数(1+ai)2(i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正实数a= .
参考答案:
1
【分析】根据复数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1+ai)2=1+2ai+ai2=1﹣a+2ai,
∵是纯虚数,
∴得a=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有关概念,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12. 若曲线存在垂直于轴的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略
13.  某校有老师200人,男学生1200人,女学生1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女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人,则n=          .
参考答案:
192
14. i是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1+i)z=2,则z的实部为     .
参考答案:
1
【考点】A2:复数的基本概念.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然后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解答】解:由(1+i)z=2,
得,
∴z的实部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15.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3,﹣1),B(2,6,2),C(1,4,﹣1),则直线AB与AC的夹角为     .
参考答案:
60°
【考点】M7:空间向量的夹角与距离求解公式.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的坐标,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的夹角即可.
【解答】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中,A(2,3,﹣1),B(2,6,2),C(1,4,﹣1),
∴=(0,3,3),=(﹣1,1,0),
∴?=0×(﹣1)+3×1+3×0=3,
||==3,
||==,
∴cos<,>===,
∴向量、的夹角为60°,
即直线AB与AC的夹角为60°.
故答案为:60°.
16. 已知,则________.
参考答案:
-3
【分析】
由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展开,解关于的方程。
【详解】因为,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两角差正切公式的简单应用,注意公式的特点:分子是减号,分母是加号。
17. 椭圆的一个焦点是,那么                       ;
参考答案:
   
略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B⊥底面ABC,且SB=AB=2,BC=,∠ABC=,D、E分别是SA、SC的中点.
(I)求证:平面ACD⊥平面BCD;
(II)求二面角S﹣BD﹣E的平面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
【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分析】(Ⅰ)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D⊥平面BCD即可证明平面ACD⊥平面BCD.
(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求二面角S﹣BD﹣E的余弦值.
【解答】证明:(I)∵∠ABC=,
∴BA⊥BC,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C(0,,0),A(2,0,0),D(1,0,1),E(0,,1),S(0,0,2),
则=(﹣1,0,1),=(0,,0),
=(1,0,1),
则?=(﹣1,0,1)?(0,,0)=0,
?=(﹣1,0,1)?(1,0,1)=﹣1+1=0,
则⊥,⊥,
即AD⊥BC,AD⊥BD,
∵BC∩BD=B,
∴AD⊥平面BCD;
∵AD?平面BCD;
∴平面ACD⊥平面BCD;
(II)=(0,,1),
则设平面BDE的法向量=(x,y,1),
则,即,
解得x=﹣1,y=,
即=(﹣1,,1),
又平面SBD的法向量=(0,,0),
∴cos<,>==,
则<,>=,即二面角S﹣BD﹣E的平面角的大小为.
19. 设A、B是两个海岛,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两点间的距离,如何在岸边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按以下要求设计一测量方案.
(Ⅰ)画出测量图案;
(Ⅱ)写出测量步骤(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
(Ⅲ)计算AB的距离(写出求解或推理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解析:选一个观测点C,在△ABC中测得∠ACB的大小,再选择一个测点D,构造出一个能测出其一条边长的△BCD。要求出AB,还应先求出AC和BC,为此应先解△ACD和△BCD。
     
如图3,在岸边适当选取点C、D,使A、B、C、D共面(即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测得,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可以得到:
,同理,在△ACD中也可以得到.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从而求得AB。
20. 图1是某种称为“凹槽”的机械部件的示意图,图2是凹槽的横截面(阴影部分)示意图,示意图,其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弧CmD是半圆,凹槽的横截面的周长为4. 设AB=, BC=,凹槽的强度与横截面的面积的倍成正比,且当时凹槽的强度为.
(1)写出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2)求当取何值时,凹槽的强度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参考答案:
(1)易知半圆CmD的半径为x,故半圆CmD的弧长为.
所以 ,得
依题意知:  得所以,().
(2)依题意,设凹槽的强度为T,横截面的面积为S,凹槽的强度与横截面的面积的倍成正比的比例系数为,则有
由已知当时,所以,解得
所以()
令得,列表(略)
所以,当时,.
答:(略). 
21. 已知椭圆C:(a>b>0)的离心率为,左焦点为F(﹣1,0),过点D(0,2)且斜率为k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k的取值范围;
(3)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E,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E点的坐标和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专题】计算题;综合题;压轴题;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设而不求法.
【分析】(1)直接求出a,b;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的条件;
(3)利用设而不求的方法,设出要求的常数,并利用多项式的恒等条件(相同次项的系数相等)
【解答】
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
(3)设A(x1,y1),B(x2,y2)则x1+x2=﹣
又y1y2=(kx1+2)(kx2+2)=k2x1x2+2k(x1+x2)+4
=﹣,
y1+y2=(kx1+2)+(kx2+2)
=k(x1+x2)+4
=
设存在点E(0,m),则,
所以
=
=
要使得=t(t为常数),
只要=t,
从而(2m2﹣2﹣2t)k2+m2﹣4m+10﹣t=0
即
由(1)得 t=m2﹣1,
代入(2)解得m=,从而t=,
故存在定点,使恒为定值.
【点评】本题运算量很大,运算时需要仔细.(3)中用了恒成立的方法,将恒成立转化成系数相等,这种技巧在求定值时用得较多.
22. 如图,直四棱柱中,,,, ,,为上一点,,
证明:⊥平面;
求点到平面 的距离.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