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脑血管疾病.ppt

格式:ppt   大小:2,983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血管疾病.ppt

上传人:ranfand 2018/4/4 文件大小:2.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血管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变包括:血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改变等;血流障碍包括血粘度增加或血液成分异常等。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所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供血区一致。
2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常按脑的病理改变来分: 脑血栓形成 缺血性卒中 脑栓塞 脑卒中 脑出血 出血性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3
二、脑的血液循环 (一)脑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动脉在脑实质中反复分支→毛细血管→静脉→硬膜窦→颈内静脉→心脏。 1、脑的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起自颈总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入颅后主要发出:
4
①眼动脉:供应眼部。 ②脉络膜前动脉:主要供应内囊后肢﹑苍白球大部分。 ③后交通动脉:连接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 ④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额﹑顶叶背侧面上1/4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等,两侧大脑前动脉间有前交通动脉相连。 ⑤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前2/3。 (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脑干﹑小脑。双侧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入颅后在桥脑下缘,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
5
主要分支动脉有: ①小脑后下动脉:起自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延髓背外侧及小脑。 ②小脑前下动脉: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小脑﹑延髓上部。 ③桥脑支: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桥脑。 ④小脑上动脉: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小脑﹑中脑。 ⑤大脑后动脉:多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枕叶﹑颞叶底部﹑丘脑。 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在脑底构成Willis环。
6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
动眼神经
视交叉
7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但脑血流量占每分钟心输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20%。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液供应中断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中断5分钟则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因此,足够的脑血液供应对保持正常的脑部功能极为重要。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当平均动脉压介于60~160mmHg之间时,脑血管可以随血压的变化相应地收缩或舒张,从而维持血流量的稳定,称为脑血流量的自动调节作用。
8
第二节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类的三大致死病因(仅次于恶性肿瘤)。 一、流行病学 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死亡率为60-120/10万。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趋势;发病也有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还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及种族等有关。
9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或脑卒中史、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情绪波动等。 2、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