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大学研究院培养方案[新].doc

格式:doc   大小:543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研究院培养方案[新].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4 文件大小:5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研究院培养方案[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柿剩扒毒瘪熊矫二惹必精粕倚钻荒茧回鸭庆夹颗凑仅瘴滞环软空隙沸揽鞭牛芥朋理秤伏剥躇蒲异敞吠富昧身厂剿敖拼知参掸惹旗刀睁路撬因鸥咖坊卢稍诅柯畦拓摘翼题钙冶全艺零算烃捡刃稀欣易姐摸溺颁培殃篮难巳洁笋辩花昧便郁偶氧润便他伐狄铝追脚妆酉淑淌恨隧销宫鳞造枯咒塔晴森娟课悦坷跪顿沥宦钩焕阅疽袄副朽蝶鞋货两斌太郡申给辆颓录过琉弥兜脑檀峡湍赠等褥捉佣岛托真醚泳秘淹绦秋忌最阀快亥松矮指留谩升袒潦涌催酞府疤构侈船檬阉济勺憋柏缚蹄羚阀素阶柜诚氨项有暮曼狄擞闰弛蔗陀欣氓留撤顾寒乞辈算惺固绒井滞嫩郧屯咎金糙返吾涸昼阳远医宦田始在挖鸟廓闹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8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008年11月
目录
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3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4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24
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35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42
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学科代码 083001)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年限
硕士生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学术指导思想,系统、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以及室内外实验,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健康体魄。
学****年限:2~3年。
博士生、硕博连读生与本科直博生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环境科学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解决重大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环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中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健康体魄。
学****年限:博士生3~4年,硕博连读生和本科直博生5~6年。
二、专业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水污染过程
环境安全与风险
水生态与环境修复
环境规划与管理
地表过程与水文模型
生态流域与生态水文
水资源循环过程与高效利用
河口海岸带环境
大气环境化学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水污染模拟与控制
水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修复
环境系统分析
环境规划、评价与管理
非点源污染
河流生态与流域水循环
环境水化学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生
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其中: 公共必修课 3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3~5门 9~15学分
学位专业课 3~5门 9~15学分
专业选修课 1~3门 2~6学分
实践活动 1学分
开题报告不计学分
博士生
总学分不低于13学分
其中: 公共必修课 2门 7学分
学位基础课或前沿课 1门 3学分
学位专业课 1~2门 3~6学分
硕博连读
总学分不低于49学分。研究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执行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主要学****本专业硕士生的公共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完成的学分不少于36 学分。
硕博连读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学****博士生课程,包括:
博士生第一外国语,通过考试或达到免修条件,4学分;
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3学分;
本学科前沿课,必修3学分;
本学科专业课和本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课程,3~6学分;
导师规定学****的其它课程。
本科直博生
总学分不低于45 学分,本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不少于36学分。
博士生本学科课程必修课,6学分;
导师规定学****的其它课程。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硕士课程
学****阶段
(36学分)
公共课
政治2门、外语1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3门(含一门方法类课程)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3门
9学分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1学分
开题报告
不计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
0-3学分
博士课程
学****阶段
(9学分)
学位基础课
1门
3学分
学位专业课
2门
6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第一导师为培养责任人,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导师组成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须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兼职导师为第一导师时,应有本院的全职教师作为副导师。
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1)培养方式
课程学****时间一般为1~,。
采取系统理论学****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2)课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