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会来事”就是虚伪?.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来事”就是虚伪?.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4/1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来事”就是虚伪?.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来事”就是虚伪?
志国是位大二的学生,平日里沉默寡言,集体活动能躲就躲,和老师同学都没有什么交流和来往。前些日子,班主任病了,班干部带了一些学生前去探望,他们又买补品又送花。志国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觉得这些探望班主任的同学“全是些溜须拍马和虚伪至极的人”。
通常自尊心过于脆弱的人,会把一些本来很平常、很正常的事,贴上一些特殊的、不正常的“标签”。这些事,其实他们内心也想去做,也认为应该去做,但是由于存在着种种心理障碍,如害怕别人非议、怕碰钉子、觉得自己变成了异类。比如有些想和别人交往又怕和别人交往的人,由于无法和他人融入,走不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就爱把别人说成俗不可耐,而把自己不敢与人交往的行为说成“不同流合污”,以维护自己心理平衡。同样,志国在内心深处也未必不想去看看老师,也未必不想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老师的好感,然而由于自卑心理在做祟,他对于“去看老师这件事”存在着种种的担心,担心别人也会像他想的那样说他溜须拍马,怕别人说他怪异,怕人家认为他不配,怕……由于这些怕,志国不敢去做“看望生病的老师”这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好将之贬为“虚伪”、“拍马”。可见,这正是志国对其他同学看望老师行为的一种羡慕心理的曲折表现。而解决志国这种错误认识的核心在于提高他的自信心。
对于许多像志国这类自卑者、不会来事者,还需要进行一种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生病了,我希望我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做?老师也是人,也同你一样需要别人的理解、关心及感情支持。设想你就是老师,当你生病时学生去看看,这应是起码的人之常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怎么能说是“虚伪之极”、“溜须拍马”呢?
此时你也许会说:那些班干部就是千方百计讨好老师,而对普通同学冷眼相待。我姑且承认你所说的是无一例外的事实,班干部都是些溜须拍马之流。可是,难道他们是拍马之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拍马之事吗?这就如同他们在学****难道我们为了避免与他们类同,就刻意不去学****了吗?
班干部“讨好老师,对普通同学另眼相待”,我们讨厌这种行为,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既“讨好”老师又去“讨好”普通同学,保持一种“一致性”的态度呢?我记得以前我在中学代课时,有位女孩,在班上任生活委员,她关心班集体,经常照顾、帮助班上的同学,因此人缘极好。同样,她对老师也很好,不仅很懂礼貌,也爱主动帮老师做事。比如主动帮我去打饭,考试完了在别人围着我问问题或都出去玩时,她却在默默地帮我整理卷子。你说,这样的人老师同学能不喜爱,谁人会说她溜须拍马?该不该成为我们学****的榜样?
你也许又会说:老师对我们这类不起眼的人,根本看不上眼,会在心里说:“你也配?!”首先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不会这么想,其次即使有极个别的老师这么想了,你也不必在乎。因为你做的这件事是正确的,应该的,这一点不会因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有位作家和朋友外出,在一个摊点上买东西。作家首先向摊主问好,走时又和他说再见,但自始至终这位摊主都很冷漠,无任何一点积极的反馈。朋友告诉作家:“你理他干吗?他对谁都这德行!”作家却反问道:“为什么要让他的处世态度决定我的处世态度呢?”
况且,老师为什么会对你冷漠、瞧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