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新能源产业分析之新能源汽车产业.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能源产业分析之新能源汽车产业.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4/28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能源产业分析之新能源汽车产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能源产业分析之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简介
新能源汽车指采用汽油、柴油之外的动力作为动力源的汽车的总称,具体可以分为镍氢电池动力汽车、锂电池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EV)存在两个动力源:内燃机和储能电池。汽车可由电动机或内燃机发动,在刹车及下坡时,电动机将动能转成电能为电池充电。按照是否依赖外部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又可分为普通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hybrid)。目前普通HEV电池主要采用镍氢动力电池,PHEV电池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纯电动汽车(EV)取消了传统的内燃机,动力来源于自身携带的储能电池。储能电池依靠外界电源充电,在汽车启动时电池向电动机供电,由电动机直接向驱动轴输出扭矩,驱动车辆行驶。燃料电池汽车(FCEV)既摒弃了内燃机,也不需要从外界充电,而是通过自身携带的液态氢和氧气在燃料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发电,为电动机提供能量,进而为汽车驱动轴提供扭矩。
不管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使用寿命长及安全性好等特性。欧洲柴油车份额逐年提高,%;日本的战略核心是发展混合动力车,2008年在其新能源汽车中,%;虽然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份额不到20%,但美国却是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消费国,占2007年全球份额的70%。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各种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质,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中游企业负责电池组件制造;下游企业着重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一)上游产业分析
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主要动力电池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飞轮电池,燃料电池因为成本高、锌空气电池和飞轮电池因为技术尚未成熟,应用的不多。镍氢电池的原材料包括氢氧化镍(正极材料)、储氢合金(负极材料)、泡沫镍、无纺聚丙烯或聚酰隔膜(隔膜)、氢氧化钾(电解质),其中正极材料所占成本约为13%,负极材料所占成本约为22%,泡沫镍所占成本约为50-60%。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钴镍锰酸锂等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石墨、固态碳粒等负极材料;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的聚烯烃隔膜,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25~30%;以六氟磷酸锂为主要原材料的电解液,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12%。
1、镍氢电池原料--国内企业基本实现自给
镍氢电池的原料包括镍矿资源、稀土资源、正极材料氢氧化镍、泡沫镍、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粉。我国镍矿资源比较丰富,但稀土资源分散。目前国内企业具有相当研发实力,能够保证镍氢电池相关原材料的供给。
2、锂离子电池原料--国内企业占据90%以上的正负极材料市场液态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等四大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约占锂离子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30%左右。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钴酸锂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