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撤地设市十周年.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撤地设市十周年.doc

上传人:sxlw2016 2018/5/4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撤地设市十周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丽水发展新跨越
瓯江浪涌奏凯歌,丽水巨变展新颜。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丽水顺利撤地设市。十年来,丽水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谱写了崭新的篇章,铸就了不凡的业绩。这十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十年,是我市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十年,是我市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十年,是我市社会稳定和谐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十年。全市综合实力跨上了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了新步伐,城乡面貌换上了新容颜,人民生活跃上了新水平,社会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一、撤地设市十年丽水印象
综合实力增强最快的十年。撤地设市十年来,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明显加强,不断加快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翻了近两番,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从6304元增加到23717元,,%。2002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7年达到2000美元,此后仅用一年时间,人均GDP实现3000美元的突破
,2009年达到3472美元。%%。2009年,,,,%%。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 %,。2008年,丽水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竞争力位列100位,首次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十年。%%。市区形成了“城市南进、产业东扩”的发展格局,丽水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带动作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在优先发展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趋势。::,与2000年相比,,第二、。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二、三产业的主体作用日益明显,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二、%%。
固定资产投入最大的十年。撤地设市十年来,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投入大建设实现大变化,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需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2000年至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跳跃式增长,,,%。%,。
民生最为和谐的十年。2009年,根据省统计局在全省11个市问卷调查显示,,,居全省第二位,。撤地设市十年来,财政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支出,2009年财政支出中,,%,%。
二、“三市并举”战略成效显著
工业强市,成效明显。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快速提高。2009年, %,。,,,%,%。200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
元大关,,%,%。工业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2009年底,全市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451家,比2000年增加1156家,企业平均年产值由2000的2534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598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70家,比2000年增加163家,,。%的亿元企业,完成工业产值却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