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工作手册
专业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顾问教师
起讫时间
毕业设计工作条例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下列条例。
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13周(包括答辩和评分在内),提倡将毕业设计的开始时间提前,以便让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
毕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
l、资料、信息的获取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实验、动手的能力;
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数据处理、基本软件应用、计算机绘图等)的能力;
5、撰写报告(论文)的能力。
二、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和软件工程三大类为主。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有所侧重,但总体上应将三大类选题控制在符合专业性质的一个恰当比例内,同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选择跨学科课题,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4、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5、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6、由多个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保证每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具有各自的特点。
7、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审定后提出报告),说明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难点及进行课题具备的条件,经学科组讨论审定,报院(系)教学主任批准。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课题难易程度等提出意见,再由学院综合协调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应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或方案论证、外文摘要及论文的字数、图纸及技术指标等。并按毕业设计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一般以周为单位),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任务书须经学科组、院(系)教学主任审查签字。
毕业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第一个文字材料,是决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文字工作能力方面有示范作用。
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
三、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
l、开题报告(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
2、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3、报告(论文)或软件说明书:—2万字;
4、毕业设计要求:
①、工程设计类课题按专业性质不同规定一定量图幅的设计图纸;
②、以实验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论文中应有实验设计、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
③、以产品开发为主的课题应有实物成果及实物的性能测试报告;
④、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完整的文档,包括有效程序软盘、源程序清单、流程图、软件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四、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l、指导教师的条件
①、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含讲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初级职称的人员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②、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可采用合作指导的形式聘请合作单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但仍应有本专业讲师以上的教师作指导教师,掌握进度、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2、指导教师的职责
①、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现象。
②、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