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肉鸭饲养管理手册.doc

格式:doc   大小:16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肉鸭饲养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5/15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肉鸭饲养管理手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肉鸭饲养管理手册
一、仔鸭的饲养管理
(一)肉仔鸭生产的特点
,饲料报酬高肉用仔鸭的早期生长速度是所有家禽中最快的一种。~,甚至6~7周龄即可上市出售。一般饲养至8周龄上市,全程耗料比为1:3左右,饲养7周龄上市,全程耗料比降到 1:~。因此,肉用仔鸭的生产要尽量利用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特点,在最佳屠宰日龄出售。
、出肉多、肉质好大型肉鸭的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比麻鸭上市体重高出1/3~1/2,尤其是胸肌特别丰厚。因此,出肉率高。据测定8周龄上市的大型肉用仔鸭的胸腿肉可达600克以上,占全净膛屠体重的25%以上,胸肌可达350克以上。这种肉鸭肌间脂肪含量多,所以特别细嫩可口。
,可全年批量生产肉用仔鸭由于早期生长特别快,饲养期为6~8周,因此,资金周转很快,对集约化的经营十分有利。由于大型肉用仔鸭是舍饲饲养,加以配套系的母系的产蛋量甚高,无季节性的限制。
,建立产销加工联合体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分批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在最适屠宰日龄批量出售,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必需建立屠宰、冷藏、加工和销售网络,以保证全进全出制的顺利实施。超过最适屠宰日龄不能出售,以致不能实施全进全出制,则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方式
肉用仔鸭大多采用全舍饲,即鸭群的饲养过程始终在舍内。这种管理方式要求日粮的营养成分必须完善。该方式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若出现潮湿、板结,则局部更换厚垫料。一般随鸭群的进出全部更换垫料,可节省清圈的劳动量。这种方式因鸭粪发酵,寒冷季节有利于舍内增温。采用这种方式舍内必须通风良好,否则垫料潮湿、空气污浊、氨浓度上升,易诱发各种疾病。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大量垫料,舍内尘埃多,细菌也多等等。各种肉用仔鸭均可用这种饲养管理方式。
、木栅条。这种饲养方式粪便可由空隙中漏下去,省去日常清圈的工序,防止或减少由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而且饲养密度比较大。
网材采用铁丝编织网时,网眼孔径:0~3周龄为10毫米×10毫米,4周龄以上为15毫米×15毫米。网下每隔30厘米设一条较粗的金属架,以防网凹陷,网状结构最好是组装式的,以便装卸时易于起落。网面下可采用机械清粪设备,也可用人工清理。采用竹条或栅条时,,。这种方式要保证地面平整,网眼整齐,无刺及锐边。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鸭舍宽度和长度分成小栏。饲养雏鸭时,网壁高30厘米,每栏容150~200只雏鸭。食槽和水槽设在网内两侧或网外走道上。饲养仔鸭时每个小栏壁高45~50厘米,其他与饲养雏鸭相同。应用这种结构必须注意饮水结构不能漏水,以免鸭粪发酵。这种饲养方式可饲养大型肉用仔鸭,0~3周龄的其他肉鸭也可采用。
,笼养方式多用于养鸭的育雏阶段,并正在大力推广之中。改平养育雏为笼养,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可提高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饲养60~65只。若分两层,则每平方米可养120~130只。笼养可减少禽舍和设备的投资,减少清理工作,还可采用半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饲养员一次可养雏鸭1400只,而平养只能养800只。笼养鸭不用垫料,既免去垫草开支,又使舍内灰尘少,粪便纯。同时笼养雏鸭完全处于人工控制下,受外界应激小,可有效防止一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加之又是小群饲养,环境特殊,通风充分,饲粮营养完善,采食均匀。因此,笼养鸭生长发育迅速、整齐,比一般放牧和平养生长快,成活率高。比如北京鸭2周龄可达250克,%,成活率高达96%以上。笼养育雏一般采用人工加温,因此舍上部空间温度高,较平养节省燃料;且育雏密度加大,雏鸭散发的体温蓄积也多。一般可节省燃料80%。
目前不少养殖场多采用单层笼养,但也有采用两层重叠式或半阶梯式笼养。选用哪一种类
型,应该配合建筑方式,并考虑饲养密度、除粪和通风换气设备三者的关系而定。
我国笼养育雏的布局采用中间两排或南北各一排,两边或当中留通道。笼子可用金属或竹木制成,长2米,~1米,高20~25厘米。底板采用竹条或铁丝网,。两层叠层式,上层底板离地面120厘米,下层底板离地面60厘米,上下两层间设一层粪板。单层式的底板离地面1米,粪便直接落到地面。食槽置于笼外,另一边设长流水。
(三)0~3周龄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
0~3周龄是大型肉鸭的育雏期****惯上把这段时间的肉鸭称为雏鸭。这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必须从营养
上、饲养管理上采取措施,促使其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