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仁寿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
2016届半期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90分
命题人:高二生物备课组审题人:高二生物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B )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非同源染色体
②③ B.① C.② D.①③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
A. 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 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C. 图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 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个
,II-4为患者。则正确的是( C )
-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
-2携带致病基因,则I-1和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6
4. 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B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35S
,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
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 A )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重组
(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下述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D )
、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 A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和CO2 ④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②③⑦⑧ D.②③⑥⑦⑧
(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位”,它们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
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于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
,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错误的是( D )
,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C )
①、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处渗透压下降会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C.③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