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及其社会意义
“我们流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又一个世纪。我们见证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但这万家灯火却离我们很远。”这是民工们酸楚的心声。那农民工的定义是怎样的?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目前,影响农民工工作及生活状况的主要问题是:
1、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
农民工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接近初中毕业,,。农民工就业利用初始的社会网络,有调查表明,%的人是以亲戚、朋友介绍的方式进入城市打工,而不是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大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累、苦、险”等职业,如清洁工、建筑工、保姆、服务员等工作。
2、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
3、社会保障面窄,安全隐患较多。
次属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而工资却极低,又没有什么福利待遇,不享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住房、医疗、失业、义务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也没有被纳入“三条保障线”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和企业签订合同,不能加入工会,更没有自己的农民工组织,工资被人为地压低,并且被拖欠,农民工讨薪成本高昂,至少收益的三倍。再次,对农民工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缺陷。
4、居住相对拥挤,文化生活单调。
农民工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评价是:
(一)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对自己在城市生活工作环境比较满意。
(二)有三成以上的农民工对自己所处环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
(三)近七成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务工经商期间的生活条件一般。
(四)在对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评价中,农民工最不满意的是医疗卫生、住宿和饮食方面。
(五)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工首先会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
调查了解到,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首先会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其次是寻求法律援助,然后是找亲友帮忙。
(六)六成的农民工认为职业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
(七)一半的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情况表示比较满意。
与此同时,农民工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农民工绝大部分从事社会的中低层职业,又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所以在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从而积蕴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目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已推进到逐步将城市户口各类劳动者涵盖于其中,是否能进一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包括进来,关系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能否最终形成。
(3)不利于推进我等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4)、不符合市场分配的基本原理。农民工在市场初次分配中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在再分配中应得到适当补偿,但再分配却基本将农民工排除在外,这违背了市场分配的基本原理。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快速实现我的需要,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它不仅有利于兼顾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