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 章节: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2.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3. 所用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材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4.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第三章教学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一、设计的一般过程。二、设计的一般原则。三、设计的评价。本节内容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任何一个设计过程或者最终设计产品都要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设计的评价能够使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通过对产品的评价和交流可以使我们的设计方案更完善以及使我们的产品更完善。因此,本节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的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对生活中的实物来进行评价和交流,这样更能够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学生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本体价值认同度高,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却不与之相对应,课前课后主动学习的人寥寥无几,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的也为数不多。一方面学生认为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认识到技术课程本身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在高考重压下的学生,无暇顾及通用技术课程,只是在通用技术课堂上能够顾及到该课的一些内容。同时由于学校在高考面前的压力导致对课程的不重视,尤其表现在实践活动设备不完善,没有教学所需耗材,所以很难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上通用技术课程多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失去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不是很浓厚。这是通用技术课程发展面临的困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评价的意义。
(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评价。
(3)能够对设计的评价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在设计中学会与他人进行高效的评价和交流以便开阔自己的视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评价。
难点:能够对设计的评价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五)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拓展——总结提升”。本节内容重点在于如何对设计的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客观合理有效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明白评价的重要性。在学习了新知之后通过任务驱动模式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如何对一件产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在“合作交流”和“能力拓展”环节通过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最后,通过“总结提升”环节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得到梳理。
本节课采用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
(六)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