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怀宁方言之词汇
摘要:怀宁话是赣语怀岳片的代表方言,怀岳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主要通行于安徽的怀宁、岳西、潜山、太湖、望江、宿松、东至、石台、贵池。
本方言词汇千差万别。有的与普通话不同,而在本区内是一致的,如“太阳”都叫“日头”;有的与普通话不同,各县之间也不一样。如“小孩儿”一词,安庆人叫“小伢[ŋa]”,潜山、桐城、枞阳人叫“小伢儿”,望江、岳西、太湖、怀宁人叫“小伢”,宿松人叫“滴滴伢儿”,贵池人“小妹[mi]”、“小把戏”。有一些词只流行于一个镇甚至一个乡,在部分地区并不通用,但表现了方言词汇的多彩多姿和区域特征。归纳起来分析,主要是在词形和词义两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一、词形相同,词义有别
1、词义扩大本方言中有一些词,从词形上看,与普通话完全一样,但从词义上看,它比普通话概括得更广些,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些。
窿:这个字在普通话里不能独立成词,它只能与“窟”组成单纯词“窟窿”,表示为“孔、洞”的意思。本方言中, “窿”与其它词组成的词语,表示了比原来意义范围大得多的意思如:鼻~(鼻孔) 衫袖~(袖筒) 被窝~(被条的长筒形里面) 锅~(锅膛)
驮:普通话中只有“用背负载”一个意思,本方言也扩大了,结果有: 挨(~打、~骂、~批) 借(~债、~钱、~高利贷) 承受(~霉、~名声)
巧:除有“灵巧”的含义外,还有“便宜、价钱不高”的意思。如:“~卖了”,“那里贵些,这里~一些”。
团:本方言兼带“圆”字义:圆圈叫做“团轱辘子”,表示某东西圆圆的叫做“团摸摸的”。
2、词义缩小这一类词从字面上看也与普通话一样,但词的含义却比普通话的内容狭窄些、单一些、缩小些。如:
席子:普通话指“用苇蔑、草等编成平片的东西,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本区内称铺的草席才叫“席子”,苇蔑编的叫“芦席”,竹蔑编的叫“竹席”、“蔑席”或“罩子”。“席子”这个词所包含的内容比普通话小多了。
手爪:字面上应是“人手和鸟兽的脚”,普通话里没有这个词,方言中只保存了两个语素中的“人手”这个部分,“爪”的含义去掉了。例如“我要是偷你的就烂手爪子。”
面:普通话指“面条和面粉”,区内方言则仅指面条。
煤:普通话本来是指“古代植物在不通空气时在地下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如烟煤、无烟煤等。区内山区有些把上述物体连同木炭,称之为“炭”,而把家庭中烧饭或取暖时用熄火方式取得的剩余燃料用作引火备用的物体叫“煤”。
3、词义转移这类词的词形与普通话相同,但词义已另有所指。如下表:
香油: 普通话芝麻油, 本方言菜籽油;
皮子: 普通话皮革、皮毛, 本方言去籽棉花
无聊: 普通话因清闲而烦闷, 本方言下流、卑鄙;
电灯: 普通话白炽电灯, 本方言手电筒;
电火: 普通话里没有这个词, 本方言白炽电灯;
老爹: 普通话父亲, 本方言(1)丈夫,(2)已婚男人;
奶奶: 普通话祖母, 本方言(1)妻子,(2)已婚妇女;
爹爹: 普通话父亲, 本方言祖父;
爷爷: 普通话祖父, 本方言叔父;
媳妇: 普通话老婆, 本方言儿媳。
二、词义相同、词形有别
这一类别,就词义看与普通话完全相同,但词形却千差万别,有的是词形部分不同,有的是完全不同。
1、词义相同,词形部分不同一是词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