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丰镇中学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案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
总第18课时
主备人
杨加根
审核人
教者
教学内容(课题)
制取氧气(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制氧气
2. 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
、操作注意点、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情感、素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目标实施
个人主页
(一)知识回顾
?
。
(二)课中实施
实验探究: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探究(实验2-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编号
现象
原因
(1)
(2)
结论:
(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KClO3 KCl O2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图片展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并将试管固定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
思考:1、如何检验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2、怎样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什么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 为什么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为什么加热前应先预热?
?为什么排水集气法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
?依据?
?
结论:由物质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也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AB=A+B+┅)
资料展示: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是用的方法,原理是,属于变化。
自主体验:
( )
,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可用的方法是( )(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3)排水法
A.(1)或(2) B.(1)或(3) C.(2)或(3) D.(1)(2)(3)均可
,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易导出 ,易于加热
,导致试管炸裂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取氧气
,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装置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