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近朋友圈里被这样一篇文章刷了屏,90后少年Niko,控诉优酷抄袭,一篇《少年不可欺》写得有理有据。
不知不觉,这个社会已来到90后的年代了。1990年生人,今年24岁。回想我们,在这个年龄初入社会,为事业、生活打拼,或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或生活在压力的夹缝中。这些,与如今的90后,是多么不同啊。“选择另一条路”,是90后的自由。对这样的选择,我们可以看不懂、看不惯,但必须看得开。
当历史的指针走到2014年的末梢,曾经被很多人视为“小屁孩”的年轻人已经陆续开始站在舞台中央。他们会犯一些错误,会冒一些风险,但也会创造很多传奇。以更加平和的心态与“余佳文”们打交道,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才是最适当的姿态。
因为大学期间经常忘记去哪儿上课,24岁的余佳文开发了一款名为“超级课程表”的手机APP,大学刚毕业就拿到了阿里巴巴数千万美元的融资。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余佳文“90后CEO”的知名度还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改变发生在11月22日。
在当晚央视播出的《青年中国说》节目中,余佳文声称公司已获得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的千万美元级B轮融资,并称“明年给员工发1个亿”。11月30日,他回应说:“都说我吹牛皮,我倒觉得其实那帮老家伙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喜欢吹牛皮怎样?你有你的做法,我有我的做法,这是各人的自由选择。”
脸萌应用在2013年12月底正式上线,其创始人是个90后。该应用是一款脸部制作软件,够帮助用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帅哥和美女两种性别,上下滑动浏览素材,选中素材会直接匹配到制作框中的“脸”上,用户可不断更换直至找到最合适的素材。左右滑动可以切换素材类别,目前为止脸萌一共提供了包括发型、发色、脸型、肤色、眉毛等在内的16种素材,囊括了人脸“五官”所有元素和其他装饰元素,满足用户打造个性化头像的需求。
国内的拼脸类 App 的原型都是来自加拿大一款自制漫画应用 Bistrips。Bistrips是全球首款拼脸类 App,用户通过该应用可以制作自己的卡通形象,为自己的形象选择一个卡通场景。该应用在发布后的两个月内就登上全球40多个国家的 App Store 榜首。正是由于 Bistrips 的巨大成功,以及国内移动应用市场对拼脸类软件的空缺,各大研发团队也开始纷纷推出类似的应用,像“魔漫相机”、“iMadeFace”、“Uface”等。但是大部分的拼脸类应用都是市场反应平平,不被用户所知。但是在2013年8月底推出的魔漫相机在推出时,即创下了单日新增用户325万,4日新增用户破千万,7个月破亿等多个移动互联网新纪录。
脸萌在端午期间一夜爆红,朋友圈,空间,QQ 上充斥着各种萌萌的漫画人物,甚至是将人物换成了各种社交应用的头像,“晒脸”充斥着移动终端社交类应用。而在这成功背后,可以将其归结到自身优势、推广渠道、市场需求三方面。
(1)脸萌自身的优势。第一,应用最简化。现在娱乐 App 发展逐渐趋势偏向于“单一化”,所谓的“单一化
”是指应用平台的单一功能。 App 发展出现的错误观念导致许多应用多向“全能化”发展,导致自身的应用软件出现“四不像”的局面,最终失去用户。而脸萌无论是在界面设计还是操作设计上,都紧遵“单一化”特点。脸萌不需要前期的导播图,用户都极易上手操作。“按键少、文字清晰、界面整洁”三个简单的元素组成了简约的应用平台。以最简化的操作方式,来紧抓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的特点。简约化的设计,使得受众层面的可能度更大,几乎达到了“零门槛”。第二,产品定位聚焦化。 App 的发展最忌讳的便是产品定位的模糊化,使得应用在开始推广期间便失去了主方向,以至于最后的失败。而脸萌在产品定位上做到了清晰聚焦的特点,在应用研制开发期间,脸萌的开发团队并将该应用清晰的定位为“主攻学生群体,涉及部分白
持用户的忠诚度。第三,内容原创化。脸萌应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是内置的卡通表人物、表情等模板。虽然脸萌的创意来源是来自于其他相类似的拼脸应用软件,但是脸萌还是保证了自己内容的高度原创性。截止到目前的脸萌版本位置,里面的100多个卡通模板都是其团队的设计
师画出来的,具有绝对的原创性。而相对于那些过度模仿的应用,用户更喜欢原创性内容的应用,不仅符合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满足他们的求异心理。同时,一个高度原创的应用,有利与其后续的新的模板的开发与新模板的收费,以及线下实体衍生品的开发。知识产权的掌握,让脸萌团队的变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第四,良好的用户体验。脸萌团队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也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脸萌目前已拥有2000多万用户,但是为了保证用户体验,脸萌始终没有在自己的应用平台上增加广告条目栏、广告窗等,使得脸萌应用更加纯粹化。此外,在用户反馈和应用改进上,脸萌也是高效率完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