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施门诊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黄阿仙
单位:213300,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体会;护患沟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直接接受病人进行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场所。在门诊开展“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增强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及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实施门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门诊实施健康教育是广大病人的需求
病人尤其是初诊病人最希望了解有关疾病的药物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减轻焦虑情绪,配合治疗,并提高病人的自我监护自我护理和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
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依从性,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与知识缺乏和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与吸烟有关的肺部疾病、心脏疾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的根本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戒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就是科学、严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
许多医疗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细致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他们所关心的医疗护理问题或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而引起的。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医疗护理的目的和意义,医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
健康教育已列入新医改方案。医院应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型转变。健康教育顺应了新医改的需求,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2 门诊健康教育
门诊健康教育包括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门诊健康教育应从病人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开始,贯穿在候诊、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等各个环节。
候诊健康教育
门诊导医及分诊护士对前来就诊的病人,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健康处方、宣传资料、医院信息报等,使病人和家属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与信息。门诊导医应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就诊知识、挂号知识、就诊程序、交费检查以及取药等知识,贯穿于病人整个就诊过程中。
就诊健康教育
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病人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各诊室的分诊护士针对病人知识程度的不同与掌握疾病知识和信息程度的不同,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或集体的指导,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如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和体征、一般的诊疗常规、药物知识、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等。
专栏宣教
在门诊走廊、候诊区墙面设置宣传栏,以科室特点为主,结合季节性发病和常见病防治,进行季节性健康教育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