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AF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分析
王希辉郭荣光
吉林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吉林吉林 131001
[摘要] 目的探讨AF钉复位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AF钉复位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优26例,良29例,%。结论 AF椎弓根钉系统AF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复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jyqk左右,将患病椎体和上下相邻椎板暴露,对L5予以全椎板切除减压,增大侧隐窝,将机化和疤痕组织完全清除,使得神经根和硬膜囊消除压力。由硬膜囊两侧往前开始暴露,将椎间盘和软骨板完成切除并留下终板,进植骨床备用处理。依据g/d,经1周治疗后疼痛消失,2例患者左小腿外侧出现区域性麻木,感觉有减退现象,手术后在1、3、6、12个月时均对患者腰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侧位进行X线检查,在6个月内患者均完成骨性愈合。依据Stauffe疗效评定标准,患者中优26例,良29例,差3例,%。
3讨论
腰椎滑脱症治疗后是否具有较为坚固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复位是否成功的关键。强有效的内固定可确保脊柱具有较高稳定性,避免出现再次滑脱,是进一步完成植骨融合治疗的前提及基础,而植骨融合对于重建脊柱,达到较高稳定性具有根本性治疗作用。有资料显示[2],后路椎体融合存在大量植入融合措施,可以较有效增加并维持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使其保持良好减压效果,并达到即时稳定性,促使患者及早下地进行合理锻炼。但是此方法并不具有较高的远期稳定性,所以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植骨无法融合、椎间隙坍陷,二次神经受压迫,返修率高等。发生此类情况通常是因为融合界面较小,植骨量缺乏,内固定器材不具有远期稳定性。经研究发现,选取AF钉对L5S1节段予以三维固定,具有较强可靠性,复位效果良好。利用具有调节能力的螺母,能够扩大或缩小椎体间隙,使得椎间植骨块可以紧密嵌插,避免骨块滑落压迫到椎管。在椎体和植骨块进行融合时,于负重力线前方位置增加骨块支撑,能够抵消滑脱椎体间所产生的剪力,降低螺钉应力,避免此钉出现松动、折断拔出等不良现象,在其外侧大量植骨能够确保融合强度达到合理程度,两者互相辅助,具有较明显治疗效果。
在对腰椎滑脱症状进行治疗时,常规方法中会关注是否能够进行彻底性减压并使得融合充分,并无需将其完全复位,防止使得神经根受到牵拉致使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有的患者滑脱位移大,具有较长病程,其滑脱椎体间椎间盘组织和周围韧带结构对滑脱状态已经达到较适应程度,所以一般无法达到完全复位效果。但是滑脱症状出现的病情机理基础是由于退变及峡部裂导致下腰椎出现不稳定性及椎体滑移情况,特别是重度滑脱者,如滑脱椎体无法较充分复位,椎管矢状径会有所减少导致椎管狭窄症状无法解除,从而脊柱无法恢复正常序列,且基本功能受到很多不良影响。由此滑脱椎体未得到充分复位,病理则一直存在无法予以充分纠正。在该研究组中,需观察椎体间滑移程度,神经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