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工业企业课程总结
摘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因素,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它是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一种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兵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刻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按照这一定义,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两大类。工业企业乃是从事工业性生产的经济组织,他利用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将远材料加工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获得利润。商业企业则是指从事商业性服务的经济实体,他以盈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向社会供应货物或劳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拥有一定的资源,即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又拥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
拥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
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
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在经济上必须独立刻算、自负盈亏,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能力。
法律上具有法人地位。有一定的义务和权力。
任何企业都应具有这些基本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获取利润。
二、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 “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 “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