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杨鹏烨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系部名称: 电气工程系班级:自动化073
姓名: 杨鹏烨学号:3070201324
实践时间: 2009 年7月5日至 2009 年8月8日共 33天
摘要: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小花了,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支教的过程我学会了怎样向别人传授知识,怎样与他人交流……获益匪浅。
关键字:社会实践,支教
一、实践目的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能将学校里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暑假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三做”育人理念,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同时也为了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开拓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增加工作经验,便于更好地投入真实的工作当中。我决定去农村开展支教活动,完成我校组织大学生深入城区农民工子女学校、农村中小学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的实践任务。
二、实践内容
放假到家后,我马不停蹄的与滁州雷官中心小学联系,由于之前的交流,校方已经做好了前期工作。校方提供了两间教室并联系到了二十多个学生,我和另一位支教的老师王老师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支教生活。
7月5日,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为两个年级的学生安排了教室和座位,并向他们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学习境况。之后我和王老师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商谈并为他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
⑴初临课堂,夯实基础
7月6日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上课。开堂的自我介绍,彼此间拉近了距离,显得不那么的陌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多少会有些紧张。放眼看下去,正是那十几双明亮的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要教好每一位学生。鉴于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我先为他们复习了上学期的知识。复习课上以练习为主,讲解为辅。由于是学习过的知识,学生们能够较快的理解我讲解的内容,第一阶段的复习工作基本很顺利。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仅仅是了解知识,并不能深层次的把握应用,针对此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拓展练习,力求将将学生对知识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