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学院:工学院
班级:09汽车服务工程
姓名:田莉莉
学号:29704012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工具,它已经进入普通的家庭用户,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促使计算机成为家庭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但应熟悉计算机系统基本部件的性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的维护和维修,而且要有过硬的组装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系统设置,测试,维护,维修及优化的能力。
一、计算机主要组成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三大部分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一)计算机主板
计算机主板又称系统板,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载体。它既是连接各个部件的物理通路,又是各部件之间数据传输的逻辑通路。计算机在运行时对系统内的部件和外部设备的控制都必须通过主板来实现,同时计算机整体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板的性能。
虽然不同类型、品牌的主板各不相同,但从外观上看大致都一样。主板的平面是一块印制电路板。一般采用四层板或六层板。低档主板多为板: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则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因此,六层PCB的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主板也更加稳定。一般来说通用主板必须装有CPU插槽、内存条插槽、外设接口、BIOS芯片、主板芯片组、跳线开关等。
工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面则为棱角分明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二)CPU(中央处理器)
CPU是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三个部件。这三个部件相互协调,便可以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其中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器是指挥中心,控制运算器及其他部件工作,它能对指令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控制;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数据。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CPU就是人的大脑。
工作原理
CPU的运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提取、解码、执行和写回。
第一阶段,提取。从程序记忆体中检索指令。由程序计数器指定程序记忆体的位置,程序计数器保存供识别目前程序位置的数值。
第二阶段,解码。指令被拆解为有意义的片断。根据CPU的指令集架构(ISA)定义将数值解译为指令。一部分的指令数值为运算码,其指示要进行哪些运算。其它的数值通常供给指令必要的资讯,诸如一个加法运算的运算目标。这样的运算目标也许提供一个常数值,或是一个空间的定址值:暂存器或记忆体位址,以定址模式决定。在旧的设计中,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