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鄱阳湖能源规划(0927).doc

格式:doc   大小:329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鄱阳湖能源规划(0927).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6/22 文件大小:3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鄱阳湖能源规划(092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科学的分析能源消费的特点、能源利用的状况和未来面临的形势,编制能源发展规划,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了(2008-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规划。
第一章鄱阳湖地区能源发展现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区内37个县(市、区)中的16个都有煤炭资源储量,,%;,%。环鄱阳湖区域内风能资源储量有1270万千瓦,其中风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10万千瓦,%,成为我省最具开发前景的风电场。
鄱阳湖地区是我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南昌的汽车、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航空工业在我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九江是我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景德镇的陶瓷业、航空与汽车制造业以及上饶的有色金属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在全省都具有重要影响;鹰潭是全国重要的铜矿和铜加工业基地;丰城拥有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和大中型煤矿,是我省主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环鄱阳湖经济区同时也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由于二次产业比重高,因此,鄱阳湖经济区既是我省的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我省能源消费的大区。为了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鄱阳湖经济区加快了能源发展建设的速度。在“十五”期间和进入“十一五”期后,煤炭工业投产了年产90万吨的曲江井和生产能力由年产30万吨提高到60万吨的沿沟煤矿扩建工程;开工新建了年产90万吨的丰城石上井;今年又开工了年生产能力30万吨的乐平鸣西煤矿。我省唯一的石油加工企业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500万吨的年原油加工能力,。电力工业相继投产了九江电厂三期2×35万千瓦机组、贵溪电厂二期扩建2×30万千瓦机组、柘林水电站2×12万千瓦机组及景德镇1×15万千瓦机组等项目,新开工了黄金埠电厂2×60万千瓦机组、丰城电厂二期扩建2×60万千瓦机组等电厂的建设,还新建了一批小水电项目。,%,为区内和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这些能源工业项目的建设,使鄱阳湖经济区内和我省的能源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能源产量迅速增长,为缓解经济区内和全
省能源供求矛盾,解除长期困扰我们的能源瓶颈制约,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工业的建设发展,能源消费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人均电量1167千瓦时,高于全省人均电量1048千瓦时的水平。其中,,%。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198千瓦时,%。液化石油气和管道人工煤气不断普及,优质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煤炭在生活用能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人民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在煤电油气等能源供应趋紧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鄱阳湖经济区的一些重点耗能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制定积极、长期的节能战略,树立正确的能源消费观,更主动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寻找替代能源,加快节能技术改造的步伐。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最大的铜工业基地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年耗成品油约6万吨、煤10万吨,为降低能源价格上涨多支出的上亿元成本费用,而采取措施利用余热发电降低煤耗和电耗;南昌钢铁厂也采取更换高耗能电机、淘汰小型转炉、回收蒸气利用余热而降低了电力和重油消耗,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以沼气建设为主线,以农业生态模式推广为重点,坚持实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和发展小水电建设,全面普及省柴节煤炉灶,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缓解了水土流失。将沼气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