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2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全班齐读词语
2、师: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符号?(板书:?→! (板书:?→) :?
3、师:由问号变成感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叶永烈用它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20 课(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4、看看这两个符号变换,你们再看看课题,想一想,问号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问号) ,感叹号又代表课题中的那个词语呢?(真理)今天的课题既是作者的观点又是一条真理。来,齐读课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三个事例
1、想一想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画下来。(第一自然段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它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2、同桌讨论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抽生回答并展示)
3、从而引出“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找到真理。”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这里的“?”是什么?“!”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样的好处?
4、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根据表格内容,在书中勾画出相应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5、这几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都把问号变成了感叹号,那么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个句子,看句中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6、科学史上这样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事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吗?(多媒体展示)
三、学习课文第 6、7、8 自然段
1、师: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 6、7、8 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词语划下来并联系事例理解理解。
2、学生读书
⑴、生读第 6 自然段
⑵、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理解“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句俗语说明什么?
(4)句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⑸、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生读第 7、自然段师:你找出了什么重点句子?你觉得他们找到了真理,凭借的是什么?
(1)、理解“见微知著”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所举实例中我们知道见微知著的“微”分别指( )( )( )“著”又分别指( )( )( )
(2)、文中的关联词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这句话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
3、出示第8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善于发问师:还凭借什么来找到真理, (板书“善于发问”)谁来读一读波义耳那一连串的问题。(多媒体出示波义耳的几个问题)如果你是波义耳,你会怎样问自己,问一问吧! (指读)咱们跟随着波义耳一起发问,一起思考,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
(3)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学生汇报时板书这些词语) 师: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谢皮罗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谢皮罗抓住问号不放……”)波义耳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这一奇怪现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