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2/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一、实施细则:
(一)质量管理
1、有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各种制度考核记录。
2、有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有分析记录及处理责任制。
3、有工作面评估记录,(区队领导指挥生产记录、班组长交接班记录、新设支柱初撑力检查记录、乳化液配比记录、按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情况及制止“三违”作业情况、隐患整改情况、顶板事故及事故分析报告)
4、每月至少有一次地测预报,并有材料上报有关部门。
5、有支护器材及柱压台帐。
6、工作面图板齐全,文字图画清晰。
7、顶板无空顶及瞒顶现象。
8、支柱初撑力达规程规定值。
9、支柱要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10、工作面不缺梁少柱,面中无空载支柱。
11、支柱成直线,支柱迎山角度符合要求。
12、单体支柱排距不超100毫米,工作面使用好四对八根长钢梁、或六排双楔梁。
13、两道超前支护煤壁侧使用双楔梁,两道侧20米范围内打单排,10米范围内打双。
14、工作面端头支护柱压不少于90KN,两道超前支护柱压不少于50KN。
15、两道超前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
16、切顶线支柱齐全,无空载和失效支柱,挡矸有效。
17、,且老塘悬顶面积大于2*5M2时有强支,强放措施。
18、工作面无空载支柱,回下的支柱及时打在切顶线上。
19、,人行道无浮碴。
20、管线吊挂整齐,、大小线分开吊挂,电缆钩统一标准,无积尘。
21、工作面料场材料摆放整齐,分类码放,有标志牌,回收材料归类码放,及时回收,工作面20米范围内无其它材料。临时料场及时归类摆放。
22、开关上架管理,二台以上开关摆放成线,表面清洁,刮板机压柱齐全,特殊地点加装挡煤板。
23、刮板机、皮带旋转部分加护罩。
24、液压支柱高度符合采高要求,不超高使用。
25、在用支柱完好,不漏液。整个工作面失效支柱不超过3根。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使用好防倒绳,工作面除老塘侧外,其余三档均须安装防倒绳。
26、支柱不连续出现3棵迎山或退山角度过大。
掘进专业:
1、打眼、装药、放炮根据岩性预留断面,巷道两道平整,刷齐,无迎退山现象,底板平整,不托跟。
2、巷道架棚架设符合要求,不得出现无腿窝和穿裙子现象。
3、支加间距符合规程要求,不出现前倾后仰,调斜、立肩现象。现场发现后立即整改。
4、帮顶支护材料齐全,符合规程要求。不出现缺枇子、少木楔现象。
5、文明卫生区内不得出现积水,除料场外,距工作面10米以外不得出现杂物。
6、料场材料码放按文明卫生区管理规定执行。
7、巷道维修时,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无措施施工,按三违处理。
8、记录齐全。处理参照采煤专业执行。
9、安全设施使用齐全,有效。架棚巷道防倒棚装置安装合理,10米范围内加固牢靠。撑木、拉条棚棚使用。
10、掘进25度以上的上下山时,必须将溜(运)煤道与人行道分开,且行人侧有防倒防滑设施。
11、,按“三违”进行处理。
12、放炮前后30米范围内冲洗巷道两帮。工作面不得有积尘。
13、图板齐全,清晰、准确、悬挂位置合理,距工作面不大于200米,便于施工人员观看。
1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15、扒装机(溜子、皮带机)转载点安装喷雾装置。
16、水沟距扒装机距离不超过5米,并保持水沟畅通,不得有杂物。
17、临时轨道铺设符合要求。
18、上下山安全设施齐全有效,使用好一坡三挡,、钢丝绳必须叉接,坚持行车有行人制度。发现一处安全设施不合要求,罚款100元。
19、矿用工字钢、木料、接顶料、道轨分地点码放,便于清查,不得出现混放现象,工具箱、放炮箱集中摆放,距工作面不小于100米。煤巷距工作面不小于70米。
20、所属区域内巷道无煤、岩尘积聚,及时洒水防尘。巷道内无杂物,无积水,无浮煤矸石,无零散材料,无卫生死角。
21、维修巷道时,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
22、工作面三图一表吊挂标准。吊挂高度符合要求。
通防专业:
1、认真抓好通防标准化达标的管理工作,确保通防的标准化检查达90分及以上。
2、按期组织、参加标准化动静态检查,及时汇报检查存在问题。
3、制定防尘制度,细化防尘日期,杜绝煤尘堆积、粉尘飞扬现象的发生。
4、做好各项记录,记录不规范。
5、掘进工作面、%时严禁作业,%时严禁作业,杜绝瓦斯超限作业现象。
6、每月编制瓦斯检查点次设置计划,确定检查地点、次数,严格按计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