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讨论稿)
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弥补将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不足,使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使评定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南,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有关精神,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教师和家长的育人观念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评价管理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细则的制定、实施、调整;培训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组织实施家评、社评工作。掌握全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作好统计分析。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具体执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
3、学校成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由班主任、科任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
科任教师:负责课堂教育教学的相关条目的评价。
班主任: 负责本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互评、收集信息、组织好月评、学期评价小结,并公开评价结果。
学生代表:负责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考评记录,为班主任提供评价信息。
三、评定内容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确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和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指标,二十项要素指标。(见附件)
四、等第评定参考标准(见附件)
五、评定程序
1、学期初,班级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由班主任任小组长,任课老师、学生代表(不少于5人,由学生投票选举)为小组成员。
2、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标准”。
3、组织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学生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找出最接近自己日常表现的“关键表现”,评出自己各要素等级,得出各项目等级,最终评出自己的综合素质等级。学生自评分月评、期末评。
月评:主要对学生自己在一月中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形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同时记录下在这一月中学生自认为不足的地方,取得进步的方面。
期末评:学期结束时,由年级统一安排l节课时间完成。组织学生填好《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自评表》。
4、组织学生互评,完成家长评价
学生互评是指在班主任组织下由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的学生代表对班级每位学生进行讲评。一学期一次,学期结束填写《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互评表》,同时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完成《学生校外综合素质形成性量化评价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小组的学生代表收集并统计。
5、任课教师评价过程
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评定小组的教师成员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成长记录袋》,评定小组教师成员完成学生《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教师评价量化表(一)》,体育教师和艺术教师还要完成学生“运动与健康”及“审美与表现”目标的评价工作,填写《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形成性教师评价量化表(二)》。
6、班级评定小组对学生进行初评
对学生初评是指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完成《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评出学生的综合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并参考学生的自评结果、学生互评结果、家长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材料等。当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自评和家长的评价或学生的互评结果出入较大时,评价者需与学生本人面谈,并适当访谈该班同学,搞清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7、根据评价结果,公示A等第学生名单
各班级评定小组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经审核后,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通知单》,并分别发放给学生本人,由学生本人签字认可后,评定小组长收回,交由学校德育处存档备查。对于被评为A等第的学生,要将其名在全校公示15日。公示期内,由德育处安排专人值班,接待投诉和提出复议者。对于有异议的,由学生本人在接到《通知单》一周内提出复议申请,由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讨论后重新确认其综合等第。
8、班级评定小组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经过一周的复议期后,由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将对本人指导的学生评语及综合等级填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交由班主任签字,加盖学校公章,装入学生档案。
9、以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