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

格式:ppt   大小:3,77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8/7/21 文件大小:3.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根据湿地的
成因分类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等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青海湖鸟岛
三江平原沼泽
长江中下游稻田
河流
海南红树林
洞庭湖湿地
滩涂
水位经常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东北湿地
长江中下
游湿地
云贵高
原湿地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蒙新干
旱、半干
旱湿地
沿海湿地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考点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保护措施

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为因素类型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流改向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具体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