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放飞心灵实践创新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本,创新为本”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探求积极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这个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特点,然后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实践创新;小学;综合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往对学生单一的知识培养转化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书本知识结合社会实践是教育进步的一个必然选择,建立新的小学课程教学体系,改变课程脱离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特点
(一)内容融通而现实
综合实践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极强,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通,它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自然天文的、思想政治的、文化艺术的、人文地理的等等,不一而足,是对专业学科课程缺乏生活、环境、人口、心理等教育因素的缺陷的一个补充,它的融通性即体现于此,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因为实践必须依赖于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展开,所以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必须注重学生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点。
(二)时空灵活而开放
实践无处不在,所以时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比如说学校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或者是组织春游,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工厂、超市、居民家中这些都是实践活动,考虑到这一点,在实施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主要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三)方式自主而多样
社会生活为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除了有目的课堂组织外,无形式的课外活动也是实践方式的一种看,除了动手参与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种方式。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方式上,它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同学积极性及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组织上,它强调灵活性,既要有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个人活动,又要有树立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在形式上,它既包括亲身体验及操作,又包括专题研究之类。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
(一)明确主题活动
要想使小学综合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导一导”,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有目的有序的展开,主题活动的明确应致力于“两个确定”。
首先,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者其它方式明确地把主题内容传达给小朋友们,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个课程时,我首先问各位小朋友:“同学们,如果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你会用什么来招待他们?对,用我们张家港的土特产来招待客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张家港有哪些土特产呢? “话音一落,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发言,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因为小朋友都对吃的比较感兴趣,所以不妨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我们接下来要展开的实践活动内容。
其次,明确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让学生了解即将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从而把教学要求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