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统计调查
学习要求:
;
、应用条件,调查方案的制定,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搜集资料。
主要内容:
§1 统计调查概述
§2 统计调查方案
§3 统计调查方式
第一节统计调查概述
一、概念
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的种类:
原始资料:是指向总体单位搜集的反映个体特征的、有待于进一步加工整理才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原始资料是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亦称第一手资料。
次级资料:是指对原始资料已经经过某种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亦称二手资料,或间接资料。
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第二阶段,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是决定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基础环节。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及时性
全面性
准确性
准确、及时、全面、经济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经济性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非全面调查:指对调查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登记或观察。
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
全面调查:指对调查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进行登记或观察。
包括普查、全面统计报表调查。
【例】:
要了解全国钢铁具体产量,就要对所有的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要知道全国确切的人口数,就要对全国所有的人进行调查。
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只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检验,这就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指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随时将变化的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观察。(连续调查)
一次性调查:指间隔一定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登记观察。(非连续调查)
经常性调查都是定期调查,一次性调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