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0例,根据患者收治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孟鲁斯特钠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一年,对比观察两组复发率。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随访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
Doi:.167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39-0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最为典型,可伴有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过敏性紫癜主要由食物、感染所致过敏引起,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程长,病情迁延易反复[1]。本研究探讨了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均为皮肤紫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皮肤出血性皮疹,或伴有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根据患者收治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儿童(年龄<15岁)27例,成人3例;年龄2~46岁,中位年龄9岁;病程2~14d,平均病程(±)d;轻型22例,重型8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儿童26例,成人4例;年龄3~45岁,中位年龄8岁;病程4~13d,平均病程(±)d;轻型20例,重型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钙剂、维生素C、抗感染、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等。对伴肾病或急性肾炎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肾脏症状者及伴胃肠道症状患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次基础上采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口服,剂量为年龄<10岁患者4mg/d,≥10岁患者5mg/d,睡前一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
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治疗1周内无新发皮疹,临床症状减轻,2周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无复发;有效:治疗2周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伴有复发;无效:治疗4周内紫癜无消失或消失后反复出血,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②不良反应。③复发率:随访一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